$荣华3(SZ400160)$  

甘肃新盛公司整合重组迈新步——蝶变求新生 奋楫向未来



出处:甘肃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14 10:25浏览次数:260

从1872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创办的兰州制造局到甘肃机械集团公司承担全省机械行业管理职能;从省政府批准组建长城电工集团到划归省政府国资委监管……

伴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推进,几经更名走过百年历程的甘肃新盛国资管理运营有限公司(简称:甘肃新盛公司)扛牢统筹推动省属改制存留企业和破产存续企业整合重组、处僵治困的重要使命,顺利完成划入的45户省属改制存留企业和破产存续企业的整合重组工作,高质量完成综合改革示范工程44项任务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69项重点工作,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迈出了新步伐。

在2021年全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上,甘肃省上主要领导为该公司点赞:“新盛公司作为在一些‘边角余料’基础上建立的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变死为活、变劣为好、变废为宝’,实现了扭亏为盈,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激发新活力,赋能新发展。2023年,新盛公司综改“示范工程”、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均被省改革办评为A级;“僵尸企业”处置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等级为“优”。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10.88亿元,资产负债率52.17%。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857.46万元,同比增长82.55%;利润总额1024.26万元,同比增长235.80%;全员劳动生产率13.73万元/人,同比增长38.9%;营业现金比率11.94%;全面完成年度经营指标和全级次亏损企业治理。


处僵治困增活力

有效发挥国有资产运营管理职能,分批改革、分类施策,完成45户改制存留企业和破产存续企业改革重组、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旨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甘肃新盛公司以全新的姿态奋战在国企改革的最前沿。

甘肃新盛公司前身可追溯到1872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创办的兰州制造局,后几经更名,1982年改为甘肃省机械工业厅,1984年改为甘肃省机械工业总公司,成为经济实体。1992年10月,省政府批准组建甘肃机械集团公司,承担全省机械行业管理职能。1997年10月,省政府批准由兰州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水长城电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水二一三机床电器厂联合组建甘肃长城电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甘肃机械集团公司行使出资者职能。2003年,长城电工集团并入甘肃机械集团公司。2005年8月,省政府国资委恢复组建长城电工集团,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深化机械流通企业改革。2016年底,省政府为统筹推动省属改制存留企业和破产存续企业整合重组、处僵治困,将兰通后勤公司等45户困难企业划入长城电工集团,2017年在长城电工集团基础上组建了专门的功能性公司——甘肃新盛国资管理运营有限公司。

作为甘肃省政府国资委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甘肃新盛公司聚焦统筹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培优培强主业的主责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工作,结合破产存续企业和改制存留企业实际,坚持分批改革、分类施策,坚持依法依规、用足政策,坚持以人为本、企地协同,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维护了企业和谐稳定。

处僵治困、瘦身健体。甘肃新盛公司通过争取省财政补助资金1.08亿元,处置“僵尸企业”22户,妥善安置各类人员753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成立托管中心,将人员安置后无法注销的特殊企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平稳接收省工信厅改制脱钩移交的5户企业,整合兰通后勤所属2户物业公司,全面完成所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法人层级由五级压减至三级,在职职工由1500余人减少至655人。

为民办事、排忧解难。推进改革中,甘肃新盛公司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为困难企业职工补缴社保费用3447万元,使职工享受到改革红利;用心用情做好所属企业职工家属区1.1万户居民“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和10330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依法依规、稳妥化解住宅“登记难”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累计减免房租1770万元;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属医疗机构圆满完成约17.5万人核酸采样,接种疫苗7.49万人次,充分彰显了国企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在改革发展的同时,甘肃新盛公司持续开展信访矛盾化解,争创平安企业,企地协同联动接待来信来访195批次、2345人次,完成48项重点信访事项督办,化解重大矛盾纠纷79起,确保了企业社会和谐稳定。


整合重组蓄动能

2023年,按照省政府国资委工作部署,甘肃新盛公司和甘肃中金公司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甘肃中金实业有限公司(甘肃中金公司)1997年11月成立,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兰州公司下属企业。2000年6月,下放地方管理。2002年6月,更名为甘肃省有色金属企业管理公司,2004年起由省政府国资委监管。2020年11月,甘肃中金公司改制为省属国有独资公司,由省政府国资委直接监管,同时将甘肃省有色金属企业管理公司、甘肃省有色工贸总公司、兰州有色公司招待所、兰州有色金属实业总公司等4户企业资产划转到甘肃中金公司,同步整合人员及债权债务。

在省政府国资委的指导下,按照《甘肃新盛国资管理运营有限公司与甘肃中金实业有限公司整合重组方案》,2023年4月,甘肃新盛公司开启了新一轮整合重组工作,整合重组后的甘肃新盛公司是省政府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企业,由省政府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商业二类企业。

为加快推进整合重组,甘肃新盛公司以提高资源整合配置效率为主线,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坚持“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推动同类业务专业化整合;整合重组后,所属二级企业由21个减少为8个。以深化内部业务资源整合为切入点,加大产业升级力度,改造升级资产质量、打造专业资产管理平台、优化客户结构、处置低效资产、提升运营质效;完善物业配套设施,运用智能管理系统,提高物业服务品质;以长控医院为依托,稳步推进综合救治能力提升及养老服务功能项目建设;不断夯实仓储物流和观光休闲板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的推进,使得甘肃新盛公司从“求生存”阶段全面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按照“小总部、大产业”的原则,推动构建优化高效的母子公司组织架构。总部作为管理中枢和投融资中心,设置8个职能部室,发挥“把方向管战略、抓党建管班子、推整合管协同、搭平台管共享、建体系管风险”的“五管”职能,通过规范决策流程、优化队伍结构、厘清业务边界、搭建共享平台、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各业务板块优势企业进行集中管控。

与此同时,甘肃新盛公司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五管”职能相衔接,不断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修订完善规章制度190余项,形成科学系统、精简高效的制度体系。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以“坦诚、厚德、团结、进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通过6个方面16项措施,推动企业文化与战略目标实施相融合、与经营管理实践相融合,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共识,汇聚发展力量。


“五大板块”向未来

立足资源禀赋,甘肃新盛公司制定“五大板块”业务整合重组方案,完成了甘肃中金公司、物华置业公司、智慧物链公司、医养健康公司、观光文化公司等专业化平台的组建工作,不断调整理顺管理体制,稳妥有序推进资产接收和人员整合,对整合范围内具备关闭注销条件的“小而全”、同质化经营的小法人单位,加快处置出清进度,完成5户企业和21户分支机构的关闭注销工作。

以甘肃中金公司为主体的资产经营板块,统一经营管理总部及兰通后勤公司等11户企业资产(总面积20.24万平方米)。通过建设“数字资管系统”,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和业务运营效率,确保资产价值最大化。

以兰通后勤公司为主体的物业管理板块,整合长控资产公司等8户企业物业资源(总面积100万平方米)。通过引入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高物业管理效率;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社区。

以农机公司为主体的仓储物流板块,整合汽车公司等3户企业的仓库、低效土地资源(总面积22.9万平方米)。打造绿色、低碳的仓储物流体系,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长控资产公司为主体的健康养老板块,整合长控医院、康养中心等资产资源,依托医疗资源和社区服务中心平台,建设高品质的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打造专业化健康养老服务综合体,发展银发经济。

依托观音山林场(3280亩)打造的观光休闲板块,紧抓“欢乐星城”文旅融合项目契机,开发林地资源,打造综合性城市近郊观光休闲园区集群,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勇立潮头,百年老企焕发新活力。未来五年,甘肃新盛公司将紧紧围绕省政府国资委明确的功能定位、运营模式及业务布局,履行好“现代服务领域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集成服务商”职能,全力打造“产业完整、效益显著、风险可控的全省现代服务业一流企业”,以奋楫之态,为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