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汽车博主孙少军发消息称,上周小米新增锁单6-6.5K,本月累计锁单突破1.3万辆。也就是说,尽管小米不断提升产能,但似乎也没办法消化新增订单,更别说过去挤压的订单。
小米卖爆了,还有另外一个标志性事件。
一周前,小米集团市值一度达到8000亿港元,超过了港股比亚迪股份。这就意味着,小米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市值的车企,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排在BBA以及法拉利之前。
尽管说,汽车业务在小米的营收占比并不算高,显得成色有所不足,但是,考虑到小米的估值主要来自汽车而非手机,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过去两年时间,小米股价从8.3港元一路飙升至32.15港元,累计涨幅接近300%;注意,距离历史高点,也就10%左右的涨幅。
一句话,靠着造车,小米彻底爆了!
小米造车这件事,打消了外界几个质疑:
第一,造车并不会拖累主业;第二,造车也没想象中花钱,并不需要真的动辄上千亿投入、上百亿亏损;第三,跨界并不是决定造车成败的关键,关键取决于企业以及企业家能力。
事实上,小米造车,从一开始就充满质疑。
2021年3月,雷军正式官宣造车,并且称“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但是,更多的声音是不看好。
股价最具有说服力。
2021年3月30日,小米的股价为25.6港元/股,在官宣造车后,便一路下跌至8.3港元,跌幅接近70%。尽管说,这个跌幅跟恒生指数大跌有很大关系,但是,造车也是导致股价下跌的重要原因。
毕竟,即便是华为,当时在造车这件事上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另外,2022年的小米,遭遇了营收下滑、净利润暴跌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不务正业”的担忧。
即便在小米汽车亮相后,也一度被贴上“山寨”、“保时米”的称谓,即便当时保时捷澄清说“优秀的设计总是具有某种默契”。
在小米打了所有质疑者的脸后,便杀疯了。
关于2025年的销量目标,有消息说是36万辆,几乎翻三倍。我们认为,这个数字可能仅仅是小米SU7这一款车的销量目标,如果再加上小米YU7这款车的话,实际销量可能更高。
这就意味着,参考小米SU7的销售均价,小米的汽车业务明年大概率要冲击千亿营收。
除此之外,小米汽车的第三款车也被曝光,内部代号“昆仑”,将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预计2026年正式上市,预计售价15万元左右。
目前来看,雷军当初立下的“全球前五”的目标,可能还真不是信口雌黄!
还有,小米手机现在也很能打。
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13.9%,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增长。而且,在4000-5000元价位段,小米的市场占有率是22.6%,同比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在5000元-6000元的价位段,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了2.4个百分点。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就连$小米集团-W(HK|01810)$小米也让人买不起了。但不得不说,小米的高端化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功,智能手机业务依旧是小米的“粮仓”,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
2024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小米汽车的毛利率分别是15.4%和17.1%,大家觉得,得益于规模优势,明年小米汽车的毛利率会达到多少?一旦开始盈利的话,汽车业务会爆发出怎样的赚钱能力?
#股市怎么看#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