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13岁的患者小雨(化名)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强与懂事。面对“切除侧脑室内巨大肿瘤”的重大手术,她从未喊过疼,也未流过泪,给神经外二科副主任陈磊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雨是来自山西的肿瘤患者,不久前,在父母的陪同下,她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脑科医院接受了全麻下左侧侧脑室病损切除术,现已康复出院。
01呕吐、视力下降 竟是肿瘤占据大脑“半壁江山”
小雨时不时的头疼、呕吐已经有一年多了,由于缺乏认知、不够重视,只是简单做了理疗,期间症状并没有减轻,反而愈发严重,看黑板也变得模糊。一次剧烈疼痛后,小雨在当地医院做了头颅MRI,影像里成人拳头般大小的肿瘤,占据了左侧侧脑室的“半壁江山”。肿瘤不仅体积大,位置更是凶险至极,与周围的重要组织结构粘连紧密,仿佛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生命的危机。
小雨仅有13岁,她的人生还很长。
肿瘤如同一颗潜伏在深海中的巨石,悄无声息地吞噬着小雨的生命。“孩子已经出现双侧视力下降、双眼同向性偏盲,得尽快手术。”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小雨和父母慕名前往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向脑科医院贺世明副院长团队寻求帮助。
/术前影像资料/
小雨一入院,科室针对她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讨论,贺世明副院长与陈磊副主任根据小雨病情各抒己见,依靠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最终团队为小雨制定了一套详尽而周密的手术方案,由陈磊副主任主刀实施。然而,周密的手术方案并不意味着没有手术风险,稍有闪失,就可能引发大出血、恶性脑肿胀、瘫痪、失明、言语障碍等严重后果。
02电刀鏖战8小时 切除硬如磐石的肿瘤
大脑被誉为人体的“总司令部”,重量仅占体重的3%,在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的方寸之地,分布着140多亿个神经细胞。
上午10点,手术室。无影灯下,一场与病魔的赛跑正式开始。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小,为减轻术后不适,麻醉手术科副主任丁倩为患者实施了经鼻气管插管。由于肿瘤压迫,小雨的脑组织变得非常脆弱,深层组织结构也因挤压而改变。结合术前多模态影像学评估,陈磊副主任选择从左侧顶枕部纤维束最稀疏处入颅,在吴金泽医生的配合下,手术有条不紊地向前缓慢推进,脑室内的肿瘤逐渐暴露于手术视野。正如术前所担忧的,陈磊副主任在手术过程中发现肿瘤钙化严重、质地极其坚硬,吸引器、剪刀、CUSA轮番上阵,肿瘤坚如磐石、不为所动,最终,锁定了针状电刀。
电刀的嗞嗞声在手术室上空不断响起,配合着监护仪有节奏的怦怦声。陈磊副主任在显微镜下手持电刀精细操作,与肿瘤鏖战8小时,1块、2块……最终分块切下51块肿瘤,完成肿瘤全切!脑组织、脑血管等重要组织结构未受到任何损伤!
/电刀切除的肿瘤/
时针指向23:50。从晨光熹微到夜色降临,816分钟的手术至此结束。
03风雨后绽放的生命之花
术后的小雨,如同一朵在风雨中顽强绽放的花朵,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术后小雨没有出现任何神经功能障碍,第一天她就能自行下地行走;复查的CT/MRI均显示手术区域情况良好,没有任何异常,更为欣喜的是她的双眼视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术后影像资料/
摸了摸光秃秃的头顶,这个腼腆的小姑娘,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微笑着许下了新年愿望:“我要留长头发,长长的,像妈妈那样。”
生命之舟,破浪前行!面对小雨的困境,医院不仅提供了精湛的医术,还为她申请了慈善救助项目,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朝夕相处的医护们见证了小雨的坚强与勇敢,纷纷送上真挚的祝福,希望小雨健康成长,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专家推荐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病区原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陕西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陕西省非公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陕西省保健学会常务理事/脑疾病预防专委会主任委员
擅长神经系统肿瘤诊治,尤其擅长难度最大的颅底肿瘤内镜颅底和嵴柱嵴髓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完成世界首例中脑海绵状血管瘤经鼻蝶手术、世界首例经鼻蝶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率先在世界上规范开展神经外科ERAS工作,在国内开展神经外科日间手术。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原副主任医师
陕西省医师协会颅底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陕西省保健协会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神经系统肿瘤,尤其擅长颅底复瘤,如脑膜瘤、神经鞘瘤(听神经瘤)、胶质瘤、转移瘤、垂体瘤、颅咽管瘤、表皮样囊肿、海绵状血管瘤等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手术微创综合治疗及神经外科一般疾病的诊治(脑出血、外伤、脑积水等)。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