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继续向右,格“芯”继续向左?零边界未来能不能开发AI芯片?重新得到投资者认可,又有谁可知?
先说格力零边界公司起名就意味着,开发和设计无边界,从现的MUC集成,到开发CPU,GPU,或许不是问题,问题是时间成本下,格力的投资者何去何从,曾经的家电王者变老三,如今,又被似乎被小米空调的搅局打得摸不着头脑,我们接下来看看如何应对这场恶战?
首先说说格“芯”的始末:时间倒回到2018年,那时候的中国芯片行业还没现在这么热闹,但“卡脖子”的问题已经显现。尤其是家电行业,像空调这种靠技术和性能吃饭的产品,主控芯片和功率芯片几乎全靠进口。谁的供应链出问题,谁就得被动挨打。
但那时候就有人说,一个家电企业做芯片,听起来就像是木匠造飞机——不靠谱。但偏偏格力电器,就是这么“轴”。别的企业忙着买芯片、抢供应链,格力却非要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还硬生生做到现在累计出货近2亿颗。
2亿颗是个什么概念?如果这些芯片排成一排,能从北京摆到广州。这不仅让外界对格力刮目相看,更让人忍不住想问:一个造空调的企业,为什么非要玩芯片?到底是格力疯了?还是董明珠疯了?到底是技术狂魔的执念,还是现实逼出来的无奈?这背后藏着的故事,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意思。
董明珠那时候就看得明白:如果芯片被“掐脖子”,空调可就成了摆设。于是,在2018年,格力成立了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专门研究自家产品的专用芯片。从零开始摸索,硬是开辟了一条从设计到制造的自主道路。五年过去了,到2024年,格力不仅把芯片的年出货量做到了千万级别,还实现了产品从主控芯片到人工智能芯片的多样化。现在,格力的芯片不仅装到了自己的空调里,还能节能15%以上。更重要的是,格力彻底摆脱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这是一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逆袭,但背后也少不了一波三折的过程。
说到格力做芯片的,有点像穷人家为了不挨饿,逼着孩子去种地。2018年之前,芯片一直是家电行业的“软肋”。虽然看起来只是个小小的零件,但没有它,空调就没法运转。像董明珠这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造就了今天的格芯。万丈高楼随地起,有人说:“不就做了个电路板,还”芯片“有手掌大吧?几多纳米,5米吧?
再说回来说到格力做芯片的,有点像穷人家为了不挨饿,逼着孩子去种地。2018年之前,芯片一直是家电行业的“软肋”。虽然看起来只是个小小的零件,但没有它,空调就没法运转。而当时,整个市场的芯片供应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价格贵不说,还经常不稳定。特别是2018年,芯片供应链开始频繁出问题,很多厂商甚至连订单都接不了。格力意识到,靠别人永远是寄人篱下,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被“卡脖子”。
但问题来了,造芯片可不是造空调。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还得有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当时,格力面临的现实是:没有现成的技术、没有成熟的市场,更没有成功的案例可借鉴。
一切都得从零做起。但董明珠一向强硬,格力决定赌一把,成立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开始了漫长的芯片研发之路。
格力的芯片梦,从第一天起就注定是一场硬仗。2018年,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外界并不看好。有人说,“格力做芯片是瞎折腾”;也有人嘲讽,“造空调的跑去搞芯片,能成才怪”。
行业内的声音更直接:芯片行业的技术积累,没有十年八年压根玩不转。就连格力内部的一些高层都心存疑虑,觉得花这么多钱砸芯片,风险太大。
但格力没退缩。2019年10月,零边界团队交出了第一份成绩单:芯片出货量突破1000万颗。这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数字,但背后的艰辛只有研发团队自己知道。
为了节省成本,团队加班加点,几乎每天都是半夜才离开实验室。有人开玩笑说,这哪里是造芯片,分明是“熬芯片”。
不过,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2020年疫情暴发,全球供应链陷入混乱,芯片行业更是首当其冲。原材料涨价、生产线停工……各大企业都在为抢芯片发愁。
格力那会却顶住了压力,把研发进度硬生生往前推了一大截。到2021年底,格力的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了7200万颗,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格力芯片的真正爆发,是从2022年开始的。这一年,零边界团队研发出了32位系列MCU芯片,并且实现了大规模量产。这种芯片性能稳定,成本低,在格力的家用空调、商用多联机、遥控器等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款芯片的年用量超过了3000万颗,相当于每卖出一台格力空调,就有一颗自家生产的芯片在“撑腰”。
与此同时,零边界还开发了一款人工智能芯片。这款芯片最大的亮点,是搭配了格力自主研发的节能算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智能控制,让空调更加省电。
据说,这种技术可以让空调的能耗降低15%以上。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意味着省下真金白银的电费;对格力来说,则是抓住了未来智能家电的市场先机。
更重要的是,这些芯片的成功,不仅让格力节省了大量采购成本,还摆脱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以前,芯片短缺的时候,格力只能干着急;现在,完全可以自己“造血”。这种从零到一的突破,不仅是格力的胜利,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零边界未来会继续大量投入研发,开发更高端的芯片那也是指日可待。
到2024年,格力的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经接近2亿颗。这不仅意味着格力在技术上实现了自给自足,也让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更大的主动权。更重要的是,芯片的自主研发,给格力的产品带来了更高的性价比和智能化水平。
不过,格力的成功并不是毫无争议的。一方面,自主研发确实让企业更有底气;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芯片行业的投入巨大,对企业的资金压力太大。未来,格力是否还能继续保持这种优势,仍然是个未知数。
最后,寒武纪继续向右,格芯向左。零边界未来能不能开发AI芯片?重新得到投资者认可,谁可知?就让时间告诉我们吧,此文章紧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