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未来有哪些想象空间?
很多解读认为低空经济的核心是小型电动无人机,比如无人机送快递之类的,这其实是误读。低空经济的核心是,低空中短途的交通运输和集散。姑且称之为大低空。核心是以各个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卫星城市为依托,中小型飞行设备的集散,核心和重点是空域调度,这个才是上海机场集团的强项和核心点。这是宏观层面。
可以想见,以上海为核心以苏州为依托的双城低空经济是国内几乎特有的低空经济示范区。这也是为什么此次低空经济需要和构建国内交通大市场同时发布的原因。说白了,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这种整合,很难打破壁垒,几乎不太可能短期内实现增量。但是对于上海苏南这种整合,难点也就在国家政策层面上了,进度会非常之快,示范性会非常明确。未来沪上和苏南的通用小型甚至微型机场会逐步增加(比如微型到楼顶、操场、小公园等等)。只不过这样一来最让人感叹的是,苏州的大机场梦几乎不可能实现了。
这种大低空经济,核心是像房地产开发,互联网空间开发一样,是全新的空间上的拓展和开发。微观层面上,低空域的开发需要像互联网开发一样,有固定IP(网站),也就是各个起降点的锚定。也需要基础服务商提供互联,也就是低空飞行器的调度等内容。在此之上新的生活模式和经济模式会随之而出现,但这个就只能交给未来了。单纯一点,小型飞行器取代大部分的汽车,作为个人交通的核心工具,现有的高铁在中长期只能作为货物运输设备,这种集散流转速度的转变,就足以称得上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了。
技术上,当前所谓的低空飞行的核心是预设模式的飞行,预设固定的飞行线路和内容等。对于合理的低空模式,应当是在有边界的空场实现自主飞行。而实现这种高完整度和及时性的空域调度,需要的是空域飞行设备的高度自反馈和自动化行为,这才是目前所谓汽车无人驾驶技术在未来真正的价值领域。从这个角度来讲,在未来(不是现在)需要特别关注小鹏汽车等潜在的飞行汽车和驾驶反馈技术。从上海机场需要提供的基干低空服务体系来说,大疆等无人机反馈和调度等技术是未来低空服务支持的核心技术内容,类似于当年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中兴华为等设备服务供应商的关系。但目前其技术离真正的自主飞行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此外还有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电力和能源的供给能力提升,也是成败的关键。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开放空域涉及到国家安全、政府相关职能的转变和跟进、基础设施设备规划和建设等等内容。其规划必然要从跨越省级行政范围开始,直至完成整个国内的基干和配套建设。需要集中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力量参与才能完成的。不可能单单依靠哪个甚至哪些企业就可以完成的。这种建设必然是需要以核心城市的职能机构为依托,逐步探索和完成。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的起步和立意足够高远和务实,期待再开繁花。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