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
随着经济增速下降,越来越多人在拼多多上买东西,这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网购潮流”。
以前人们上拼多多就是图个便宜,现在看中的是“质价比”,消费者是越来越精了,这反过来也说明当下商家挣点钱越来越难。
所以现在用拼多多的,不仅是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也有很多写字楼里的年轻人。很多人说这是“”,说好听点,也叫“理性消费”。
这篇文章,我们就聊聊拼多多那点事。
农村包围城市,性价比为王
拼多多起家在2015年,当时借助微信流量红利,迅速低成本拓展用户。玩的就是“砍一刀”,“天天领现金”这种拓新手法,虽然low,但在低线城市很有用,而且赶得点也正,那时候淘宝和京东正忙着打击假货,导致大量白牌商家入驻拼多多。
然后第二阶段是2018-2020年,因为拼多多2018年在美股上市,用户规模快速成长,2020年q4单季,拼多多活跃买家规模一度超越阿里巴巴,成为国内最大电商平台。此时拼多多进行了战略调整,提出"提升用户价值”的口号,所以在2018-2019年间,陆续推出“新品牌计划”以及“百亿补贴”,逐渐引进品牌商家入驻。而且点又正,此时正好处于“消费升级”大潮中,拼多多借此向上破圈,逐渐吸引一二线用户的关注。
第三阶段,是从2020年至今,经历过疫情的挑战,拼多多在国内市场加大农业、社区团购的战略布局,比如大家常用的“多多买菜”,就是时候推做大的。另外,通过Temu开始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在一开始,没人看好拼多多模式,因为2015时候,淘宝都成立10多年了,阿里又刚在美国上市,可谓如日中天。但拼多多走了一条不同于京东商城和腾讯拍拍网的模式,基本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拼多多直接利用微信成为低成本获客的主要渠道,然后加大“邀请红利”的发放,聚焦于下沉市场高度关注的低价优势,在一开始其售卖东西质量不行,知名厂家也不入驻,基本是“白牌集中地”,但中国贫富差距比较大,三四线城市存在庞大的低收入人群,所以凭借惊人的低价优势,其快速圈粉。
而且很多老年人,之前从来不会网购,拼多多让其第一次成为“网购一族”。因为一般而言,在淘宝买东西,需要和小二进行砍价,但在拼多多不用,本来就是“低价团购”,所以即便汉语拼音不熟练,直接点击下单即可。而且也不用注册比如“京东支付”或者“支付宝”那种专用支付工具,直接用微信钱包就可完成付款。所以整个体验下来,不仅“便宜廉价”,而且还“方便上手”。
所以如果细品一下拼多多的崛起过程,其充分利用微信生态的影响力,力图做到“每单生意”管理成本最少、获客成本最低,传播影响最强。当然,拼多多同样受益于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红利。其业务发展过程,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
到现在,每天看看拼多多,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就和每天叫美团外卖,每天刷刷抖音短视频一样。拼多多总市值现在1400亿美元,大概1万亿人民币,基本成为仅次于腾讯和阿里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巨头。
三大主业:主站、多多买菜、Temu
拼多多从业务结构上,主要分三块,分别是拼多多主站、多多买菜,以及海外的Temu业务。
对主站业务而言,从2021年开始,其发展重点已经从客户增长,变为重视人均交易额的增长(也就是GMV)。为了延伸客户市场,其不断用“拼小圈”以及“多多直播”等玩法提升客户黏性。其实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现在拼多多品牌商家占比已经达到35%左右,所以已非“低价品集中地”。而且,还持续推出“限时秒杀”以及“百亿补贴”等活动,在加速优化品牌商结构的同时,也强化引流效果,夯实自身的生态优势。
但截止2023年末,中国网购渗透率已经达到83.8%,基本呈现饱和趋势。所以电商平台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每个平台都在弄各种补贴,就是希望吸引人气,所以“以极致性价比”著称的拼多多,同样面临激烈竞争,业绩压力也不小。
多多买菜业务在2020年8月份推出,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痛点推出。这部分可以理解为拼多多线上业务的线下延伸。拼多多此时已经拥有很强的产品渠道及供应链系统优势,因此推出多多买菜也算是“顺势而为”。
多多买菜业务,从创建之出就由公司领军人物阿布带队,其整体框架结构精简为三层体系,将中国市场分为7个大区,高度重视经营效率。同时在销售方式上,采用“拼购+产地直发”模式,缩短了农产品的产销链。
随着发展“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最初一公里”的问题却被放大出来,所以多多买菜近年来重点优化产品源头。这个时候打造了所谓的“两台四网”体系,两台指的是农产品上行平台,互联网农业数据平台,四网指的是地网、天网、农产品物流网和农业科技网,通过这个系统,拼多多可以统计全国所有产区的农产品种类,成熟周期,区域物流等信息,再结合平台算法统计的客户消费习惯,就可以做到“精确匹配”。所以多多买菜,是切实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尝试,高效整合了食品产业链。
但也要注意,多多买菜同样受到来自“美团买菜”的竞争,其也逐渐从扩大营业规模转变为精细化运营,以提升毛利率。
Temu业务,在2022年9月份开始运营,是拼多多的海外业务。主要是国内增量增速明显放缓,逼得拼多多加速布局跨境电商。欧美国家此时普遍面临高通胀困扰,而此时中国商品物美价廉,所以拼多多想利用自己的产业链整优势,获得海外市场增量。同时针对海外的情况,拼多多在Temu业务上推出“全托管+半托管”模式,商家可以按照自身需求灵活选择合作模式。整体看,依然沿用拼多多一贯的“低价好货”策略,为海外用户体验到高质价比产品,同时重点主攻“爆款产品”。
Temu大部分引流都来自于facebook和youtube(占比为95%),基本上海外用户,用得最多的中国软件,就是TIkTok和Temu,一个用来看短视频自娱自乐,另一个就是找又便宜又好的商品,提升生活品质。这部分的定位是拼多多第二增长曲线,但随着川普的上台,大国博弈烈度必然提升,所以Temu业务也可能面临挑战。
挣钱手段:佣金收益+广告收益
拼多多这门生意,主业部分是三大块,但挣钱的抓手其实就是2个。一个是在线市场服务收入,其实就是广告收益,另一个是交易服务收入,简单说就是佣金收益。
比如今年三季报显示,拼多多q3营收993.5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为274.59亿元,同比增长61%。表面看表现亮眼,但其实营收净利均低于彭博系统的预期(预期营收1028.34亿元,净利292.07亿元)。
具体而言,q3广告业务为493.51亿元,同比增长24%,预期为490.14亿元,相差不多。而佣金收入为5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但预期为530.1亿元,相差近30亿元。这主要是因为q3单季,拼多多继续加大对于平台生态的投资,推出了百亿减免计划,并对问题服务费的退款保证金下调,还免除了物流中转费、而且升级商家售后服务。其强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以提升客户黏性,这导致佣金收益小幅低于市场预期。
所以在拼多多营收占比中,广告和佣金基本各占一半。一边靠商家成交商品之后挣手续费服务提成,一边靠商品展示位挣流量广告费。综合来看,其实拼多多的毛利率常年在60%以上,净利率30%以上,年化ROE30%以上,所以玩的是性价比,但人家这生意一点都不low,其毛利率和净利率都比做游戏的腾讯还要高。
按照wind系统的券商预测,基本上2024全年,拼多多营收为3980亿元,同比增速50.71%,归母净利为1110亿元,同比增速约85%,也就是将历史首次年度净利超过千亿,而且增速相当可观,这基本是一天净挣“3个小目标”的节奏,已经很接近阿里的净利水平(2024年净利大概1189亿元),所以拼多多才如此被投资市场所看重。
上面说得是好的方面,但其实投资拼多多也面临一些风险,主要是4点
第一、拼多多至今没在香港上市,只是在美国上市,这在主要中概股里面颇为另类。未来随着川普上台,美股中概股整体将面临更多监管考验,首先Temu业务可能发展遇阻,并且最极端的情况是中概股可能整体都从美股市场退市,此时其股价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第二、中国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各个网购平台逐渐内卷,未来拼多多与美团、阿里、京东的竞争烈度将提升。想要留住客户,就需要更多返现,或者提升服务满意度,这有可能提升费用率,并降低毛利率和净利表现,从而压低拼多多每股收益 。
第三、其毕竟是靠白牌产品起家,即便后期强调性价比优势,但“低价伪劣”的印象在很多消费者心中挥之不去,这使得其做下沉易,但做上升难,其品牌力维护和客户黏性的培养,存在天生背离的挑战。
第四、美股从2009年开始已经连涨15年,三大股指接连创出历史新高,科技股整体估值甚至超过2001年网络股泡沫时期,股神巴菲特持有数千亿美元现金,而且在q3刚大幅减持苹果持仓,这些信号基本说明美股处于历史高位,未来存在较大回调风险,所以市场缺乏必要的安全边际。
整体看,拼多多具有独到的生意模式,护城河优势明显,几乎把网购的供应链和性价比优势做到极致。但作为投资者而言,面对不确定性提升世界,需要更加谨慎,也需要独立做出思考。
$拼多多(NASDAQ|PDD)$$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纳斯达克(NASDAQ|NDAQ)$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