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2025年会陷入亏损么?

目前中远海控这么靓丽的报表,才不到5PE,实际上是体现了投资者对未来中远海控收入增长的担忧,按照西格尔的说法就是体现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增长预期。未来运力过剩几乎是从业者和投资者的一个共识,在正常情况下,运价2025年下降是一个极大概率的事件,那么中远海控会不会陷入亏损?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从历史数据来看:一方面中远海控在剥离了干散货之后,2017、2018、2019、2023年CCFI均值低于1000时,仍然获取利润,因此未来运价下跌也不会赚不到钱。另一方面,中远海控在2008年至2016年漫长低谷期间几度陷入亏损,被ST过。以集运为主的马士基也在2009、2016年亏损。2022、2023、2024年运力涨幅显著高于货运量,运力严重过剩会导致运价下降,中远海控仍然存在亏损风险。

航运是一个周期性行业,企业身处其中,一定会受到行业周期巨大影响,但是不同企业在周期里面的表现有所不同,有的顶不住死掉了,有的熬着,有的由于余粮充足,勒紧裤带挺过去。不论从行业周期性还是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影响业绩表现的关键因素就是企业竞争优势。个人比较认同这种说法:长期、强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两种能力:一种是客户锁定能力;另一种是规模经济。

一、客户锁定能力

我想过航运公司和航空公司的差别。巴菲特曾经讲过航空公司没有客户黏性,大部分人坐飞机看哪个时间合适,哪个价钱便宜就坐哪个。航空业是“需要大笔投资来保持增长,但是却很难赚钱的行业”。但航运业跟航空业还是有点区别,航运毛利要大于航空业,航空业毛利就是5%左右,而中远海控2017年以来的平均毛利率为19.8%,马士基2018年以来的集运平均毛利率是28%。中远海控的经营活动净额都会覆盖投资活动净额,而航空公司经常出现经营活动净额覆盖不了投资活动净额的情况。

航运业的客户是企业,企业合作更换频率要小于个人客户。由于中远海控没有客户数据可参考,只能从市场份额侧面去观察其客户锁定能力。中远海控和马士基在全球货运份额虽然波动,但是整体比较稳定。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世界出口大国,中远海控一家企业就占了全国集装箱运输量的三分之一

我一开始以为中远海控推动“航运+港口+物流”一体化战略是为了平烫业绩波动和扩大收入规模。然而,马士基的港口和物流收入合起来占到30%左右,其业绩仍大幅波动。做码头业务因为其有30%的毛利率尚能理解,但是拿物流业这种毛利只有5%左右,卷得不能再卷的生意用来平烫利润、扩大收入的意义并不大。不论是中远海控、马士基、达飞等航运巨头纷纷往“航运+港口+物流”一体化发展,重要原因就是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一体化服务,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客户锁定。另外一个观察企业是否有客户锁定的能力就是看提价权,下面的章节会分析到

三、2025年预测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远海控的竞争优势是因规模而形成的客户锁定,正是这种能力使其拥有了较大的议价权,能够转嫁成本。因此,决定明年中远海控利润的就只有收入端,就是由全球贸易需求和航运运力决定的运价。集装箱航运贸易量与全球经济增长高度相关,高盛和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全球GDP增速分别为2.7和2.5%。在需求端方面,全球的贸易货运量有一定的保障。但在供给端,由于2022、2023、2024年航运公司运力大幅增长,排除军事冲突因素,预测CCFI可能会回落到850-1000点左右,落到850以下的可能性较小。中远海控2025年获取200亿利润的可能性较大,预计每股收益1.25元。

下一步策略:保持15元前后买入一半仓位不变,明年中远海控季报出来后,利润增幅会锐减,可能导致股价下跌,当低于12.5元的时候可买入另一半

作者:孤竹一叶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