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志邦家居(603801)传来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其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成功通过了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议。此次,志邦家居计划凭借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6.7亿元,这笔资金将被用于清远智能生产基地(一二期)建设项目、数字化升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乍一看,这似乎是志邦家居为谋求进一步发展而迈出的积极一步。然而,当我们深入探寻这家上市公司的全貌时,会发现一系列问题正潜藏在背后。这些问题不仅阻碍着公司自身的发展进程,更值得投资者与整个市场高度警惕。

今年5月29日,一场“审计风波”突如其来,让志邦家居陷入了困境。其所聘请的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在为其他公司提供年报审计业务时,因执业质量不达标而遭受处罚。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上交所对志邦家居的可转债发行审核程序按下了“暂停键”。

除此之外,志邦家居的股东减持行为同样令人侧目。自2018年起,志邦家居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董监高等重要人员纷纷开启减持模式。据统计,截至目前,上述股东减持公司股份高达2,188.03万股,累计套现金额6.82亿元。其中,刘国宏、蒯正东、解明海、张文斌等四名“董监高”人员减持套现8,631.27万元。而志邦家居实控人旗下公司安徽谨志、安徽谨兴更是累计减持1,339.06万股,套现4.29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减持行为,无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猜测和担忧。股东减持,或许是对公司现有经营状况的不乐观,亦或是对未来发展战略的不认同。这一系列减持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对志邦家居的信心,也反映出公司内部在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上可能存在分歧和不稳定因素。

而在消费者层面,志邦家居的口碑已然亮起了“红灯”。在投诉平台输入“志邦家居”这一关键词,令人惊讶的是,竟跳出多达216条投诉记录。仔细查看这些投诉内容,大部分都集中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上。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售后服务则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对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长期来看,将严重制约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7亿元再融资“过会”,曾因中介机构被罚而中止

2024年12月25日晚间,志邦家居发布的一则公告,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目光。公告显示,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申请获得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通过。这看似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然而,深入剖析志邦家居的发展脉络,却能发现诸多问题潜藏其中,给公司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次志邦家居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6.7亿元,这笔资金将分别投入清远智能生产基地(一二期)建设项目、数字化升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额度分别为41,616.88万元、8,383.12万元、17,000万元。

上图来源:中国证监会网站

回溯志邦家居可转债申请的历程,2023年8月,其申请获得受理,保荐机构为国元证券,当时的审计机构是大华会计事务所。但2024年5月,一场风暴席卷了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该事务所因深陷某公司连续6年财务造假这一严重事件,被中国证监会江苏证监局施以重罚。不仅被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从2024年5月10日至11月9日),还被没收业务收入688.68万元,并处以高达3,443.4万元的罚款,相关当事人范荣、颜利胜、胡志刚均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50万元、80万元、40万元罚款。

这一事件对志邦家居产生了直接且重大的冲击。2024年5月27日,志邦家居收到上交所通知,其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审核程序被迫中止。两个月后,公司不得不发布公告,宣布将本次发行可转债的专项审计机构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变更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除了中介机构带来的风波,志邦家居的业绩表现同样令人堪忧。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5亿元,同比下降6.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亿元,同比下降23.80%。对比自2017年上市以来历年的前三季度业绩数据,差异一目了然。过去各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85亿元、17.34亿元、19.58亿元、23.72亿元、33.22亿元、35.17亿元、39.2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5.59%、16.79%、12.92%、21.16%、40.04%、5.86%、11.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2.04亿元、2.33亿元、1.98亿元、3亿元、3.15亿元、3.4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0.36%、31.51%、14.49%、-15.12%、51.75%、4.95%、10.92%。

从上述数据清晰可见,志邦家居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新低。

业绩下滑并非偶然,背后可能有着复杂的原因。在市场层面,家居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众多品牌纷纷崛起,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白热化。志邦家居是否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品牌营销等方面未能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导致在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从公司内部战略层面来看,战略决策是否出现失误?是产品定位不准确,未能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还是在产能扩张、业务布局等方面过于激进或保守,影响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如今,志邦家居虽可转债申请“过会”,但再融资之路依旧充满变数。中介机构被罚事件带来的余波未平,业绩下滑的困境又亟待解决。如果公司不能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迅速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不仅此次再融资可能难以顺利推进,即便资金到手,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难以实现公司的良性发展。长此以往,公司未来的发展必将陷入更深的困境,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也将彻底崩塌。

大股东一致行动人、董监高疯狂减持,累计套现近7亿

自2018年限售股解禁那一刻起,志邦家居的股东及“董监高”便如同按下了减持的“快进键”,一场持续多年的减持大戏就此拉开帷幕,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上图数据来源:志邦家居减持公告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18年至2023年这一期间,志邦家居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股东及董监高纷纷抛售手中股份,合计减持公司股份达2,188.03万股,减持金额累计高达68,173.9万元。如此大规模的减持,无疑给市场传递出一种复杂且令人不安的信号。

在这场减持潮中,各方角色“粉墨登场”。志邦家居5%以上的非第一大股东尚志有限减持公司股份529.78万股,减持比例为2.44%,套现金额达16,595.35万元。而在2020年,志邦家居的“董监高”人员刘国宏、蒯正东、解明海、张文斌也加入减持行列,累计减持公司股份319.22万股,减持金额为8,631.27万元。

上图来源:上交所网站

其中,解明海的减持行为更是引发了轩然大波。2020年4月22日、23日、27日,时任志邦家居监事的解明海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1.5万股,成交金额284.76元。然而,仅仅一天之后,4月28日,公司便披露了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解明海在定期报告披露前30日内减持公司股票,这一行为明显构成了定期报告窗口期减持公司股份的违规行为,且违规减持的股票数量并非小数目。

如此公然的违规行为,自然受到了监管部门的严肃处理。上交所对解明海予以通报批评。两个月后,由于此次违规减持事项,中国证监会安徽证监局决定对解明海采取责令参加培训的行政监管措施。

除了上述情况,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志邦家居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上海晟志(安徽谨志)、安徽共邦(安徽谨兴、上海进城)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339.06万股,减持比例4.58%,减持金额合计42,947.2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志邦家居的实际控制人为孙志勇、许帮顺为,上海晟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现名为:安徽谨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孙志勇控制的公司,安徽共邦投资有限公司(现名为:安徽谨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为许帮顺控制的公司,因此与孙志勇、许帮顺属于一致行动人关系。这就表明,上述减持行为实际上是实控人在操作,减持所获得的大部分资金都流入了实控人的口袋。

这场持续多年、涉及多方的疯狂减持行为,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大股东一致行动人、董监高如此急切地减持股份,究竟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还是仅仅出于对短期利益的追逐,急于套现获利?解明海作为公司监事,本应熟知相关规则,却依然在窗口期违规减持,是真的对规则一无所知,还是心存侥幸,认为能够逃避监管?

频频被投诉,质量售后深陷泥潭

在投诉平台输入“志邦家居”这一关键词,映入眼帘的竟是多达216条投诉记录。如此庞大的投诉数量,无疑给这家宣称要“实现人们对家的美好想象”的企业敲响了警钟。而这些投诉,绝大部分都聚焦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这两大关键问题。

上图来源:黑猫投诉网站

来自成都的顾客在订制志邦家居产品签订合同时,他惊讶地发现,合同上所规定的售后、保修期与当时在店里销售人员所承诺的截然不同。这种承诺与实际合同条款的巨大落差,本身就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潜在侵犯。顾客在发现问题后,与销售人员进行沟通,并要求退还全款11,000元。然而,店长却坚决不同意退款,这种强硬的拒绝态度,无疑是将消费者的合理诉求置于不顾,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

另一位顾客于2024年1月安装了志邦家居的定制衣柜等产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未正式入住,就已经申报了5次售后。问题出在家具板材上,由于打孔操作不当,板材损失严重,不仅影响了产品质量,还破坏了整体美观。面对这样明显的质量问题,志邦家居却矢口否认打孔会影响柜子质量,拒绝为顾客更换。更为过分的是,由于反复安装,顾客的墙体也遭到了损坏。顾客通过微信联系相关人员寻求解决办法,得到的却是长时间的沉默和极不配合的态度,这让顾客的维权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从这些案例不难看出,志邦家居所面临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反映出公司在运营管理上的一系列深层次缺陷。

志邦家居在可转债发行背后,面临着股东减持、消费者投诉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本质上反映出公司在内部管理、战略规划、质量控制和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缺陷。对于志邦家居而言,若想在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中赢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深刻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否则,此次可转债发行即便成功,也难以掩盖公司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隐患,未来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