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退市,债权人的最优解
金科破产重整方案流出后,市场一片哗然,债权人群情激愤。4%的清偿率,低于其他房企的美元债清偿率,甚至还不如宝龙的一期利息,令人难以置信,是典型的削债、假重整。
一、令人震惊的重整方案
预测与现实的鸿沟
在笔者此前《金科破产重整方案大猜想之“100%”全额清偿》文章中,准确预测了小额5万、投资人拿30亿元股票、没有现金清偿,虽然预料到金科的方案不会太理想,但现实比想象中更糟糕。清偿率之低,堪称行业之最。
资本公积金没有用足
当时预测资本公积金全部用足,但实际上还预留了很多,投资人拿了30%,比例太高。蛋糕只有这么大,投资人拼命挤压债权人。
3%的清偿率如何得出?
偿债能力分析报告显示,金科在清算状态下的清偿率为3%。金科在融资时使用合并报表,而在破产时却使用母公司报表,母公司的主要资产是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应收款,这些资产极易被低估。如果金科愿意,完全可以评估为零。20金科03债券展期的时候,金科称增信的股权价值,可以覆盖债券余额150%,破产重整中,这些股权价值归零,20金科03直接沦为普通债权,这无疑是对债权人的公然愚弄。
压缩饼干式资产,吹泡泡式债务
从24年三季报的620亿元,到破产审计的250亿元,清算价值53亿元,缩水92%。债务总545亿元到900亿元,膨胀165%。金科公开的财务报表显示尚未资不抵债,但在破产中,却称普通债权的清偿率只有3%,这要么是财务造假,要么是资产低估,两者必居其一。
债权人只得到残羹冷炙
重整投资款26亿进来,除了5万小额,没有现金清偿,小额预计不到2亿,其他资金去向不明。金科的资产,分为保留资产和剥离资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几百亿借款和应收款以及优质的公司,作为保留资产。剩下的垃圾资产装入信托,给债权人抵债。金科为下属公司提供大量担保,代偿后,将产生巨额的追偿权,也与债权人无关。
信托是个垃圾桶
金科906亿债权要转信托计划抵债,信托计划的财产估值只有19亿,名义清偿率2.09%,这些剥离项目还涉及保交楼,无法产生现金流,甚至可能倒贴钱。金科作为信托资产服务方,还要收取5%的费用。别忘了, H金优01资产服务方也是金科,其底层资产被挪用殆尽。信托的收益可能不够覆盖信托费用,可以直接归零。
实践证明,信托就是垃圾桶,海航和康美的信托,分配微乎其微,康美的信托4年到期,最近发公告又要延期5年。需要提一下,与金科一样,这两个项目的管理人都是金杜。
没有留债选项,债权人被扫地出门
普通债权削债94%,一共900亿左右的普通债权直接削掉800亿,以资本公积金转增后约105亿股来算,每股净资产增加约8元,战投每股成本仅0.9元左右,一下子就增加了8-9倍,这都是建立在债权人损失94%之上的,明显不公平。房地产是周期性行业,有低谷也有高峰,理应给债权人留债选项,等待穿越低谷的机会,而不是在低谷时,让债权人直接出局。
债权人跌倒,股东吃饱
金科绝大部分债务,都是普通债权,这样削债后,资产负债率比滨江、龙湖都好。其他应收、长期股权投资被严重过低估,但这些应收款会回到新金科或者体外,肥了实控人,坑了母公司债权人。
母公司债权人是重整的代价
房企的核心资产是房子,偿债资源都在子公司。子公司的大部分负债参与这次破产重整申报债权,而子公司的资产又不纳入破产重整,这种玩法,难怪清偿率几乎接近为0。
金科900多亿债权,大头是对子公司的担保债权,项目公司的工程款、材料款、商票等债务全部削掉,基本没了有息负债,这对投资人和子公司债权人都是利好。
重整身份 | 重整前,股票/债权成本 | 重整后,股票/债权价值 | 收益 |
实控人 | 1.5元 | 8元(每股净资产) | 530% |
投资人 | 0.6元 | 8元(每股净资产) | 1300% |
母公司债权人 | 100元 | 5元 | -94% |
理论上,对公司剩余资产的追索权,债权人优于股东。但由于股东有控制权,债权人往往成为被蹂躏的对象,成为重整的代价。既然是破产重整,原大股东权益要清零,即使不清零,起码也要大比例增发。结果只搞了1:1增发,大股东不受一点损失,还保有几十亿的资产,反而因为重整获益,投资人也赚的盆满钵满,唯独牺牲母债权人。
二、投资人遴选是关键
“老赖”重整“老赖”?
正式报名投资人12 家,缴纳保证金9 家,包括中金、长城、招平、外贸信托等强力投资人。其中,有4家投资人提交了投资方案。金科股份不断公告重整进展,释放利好,股票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中标的投资人,弱的超乎想象。上海品器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截止9月净资产为-25万元,由北京品器(注册资本900万元)间接全资控股,其主要股东张勇、冯仑已被限高,张勇所在鑫苑置业更是老赖,居然也能重整别人。
股票价格合理性论证,完全流于形式
投资人遴选结果出炉后,市场哗然,股票大跌。但债权人仍抱幻想,以为民企能中,方案会比国企好。没想到投资人削债的刀如此锋利,其26亿拿30亿股, 0.86元/股,债权人907亿拿23亿股,40 元/股,相差 46 倍。国泰君安不考虑到两者股票价格的巨大差异,得出投资人股票价格合理的结论。这样的论证,如何能让人信服?
投资人隐形利润空间巨大
除了上文提到显性利润,在实际操盘时,投资人保留有资产的下属公司,无资产的则破产清算,还可掏空下属公司,收回母公司应收款后再破产,这些隐形收益要么进入新金科,要么到体外,与债权人无关。难怪在投资人经营方案中,不良资产会成新金科重要业务板块。
遴选的猫腻
重整投资人买的是净资产,出价高低不是关键,更要看削债方案。若只看出价,投资人可先出高价再拼命削债,以极低实际出价获取高净资产。金科的公告,未说明其他投资人的方案、遴选标准及过程。两个空壳公司、劣迹斑斑的实控人、4%清偿率,怎么PK掉实力雄厚的对手,难道其他3家投资人报出的偿债方案,是不给债权人一分钱?
市场猜测民企和实控人一伙,背后老板还是老黄,央企不会搞抽屉协议,所以能中标。前面怕退市,拿央企背书宣传利好。削债后,实控人收回战投股票,既销债又赚钱,两方各取所需,把酒言欢。
三、债权认定与分类,核心所在
熟悉的套路
在西王集团破产和解案件中,债权人委托专业财务、法律团队,查阅了相关破产资料,发现西王在破产和解前,给子公司的金融债务突击担保,虚增了很多大额债权人。让子公司经营类债权人来申报债权,虚增了很多小额债权人,通过提前“自己人”做进分母,裹挟真实债权人。该案破产管理人也是金杜。
关联债权应当没有投票权
未经董事会批准,关联企业对金科股份形成的普通债权,应该认定为劣后债权,不应当有投票权。金科作为控股公司,没有实际运营项目公司,而其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却对其有大额普通债权,明显不合理(如143佛山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有6.9亿,金科新能源有20亿债权),这些子公司决策不具有独立性,其投票立场和债权人立场不一致。为了保证公平性,根据相关破产法司法解释规定,这些关联债权,应该属于劣后债权或者没有投票权。
对子公司担保而形成的普通债权应该单独分组
截至2024年10月末,金科担保余额为688.35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961.98%,这些担保形成的普通债权,大多有子公司资产做抵押,而对应的主债务人并没有破产,有偿还能力,此次金科股份无论出多么差的方案,这些债权都会同意,因为重整只会加快其债权实现,而不影响主债务人偿债。这样处理,最终裹挟了真实的债权人,这也是金杜一贯的凑票手段。
四、方案如果通过,是对债权人的侮辱
金科重整方案流出后,第二天股票应声跌停,大家都预期方案通过不了,破产重整失败。如果这个方案也能过的话,简直是对债权人的侮辱,其它房企债券价值,可以归零了。
破产整个流程忽视债权人声音,债权人唯一的机会,就是这次投票,如果投票通过,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果投票不通过,法院不会轻易强裁,毕竟法官是终生责任制,协信和华晨都没有强裁。金科就得优化优化方案,而且优化的机会只有一次,金科不敢再赌。
五、恶劣的示范效应
政府应当有所担当
金科是第一家搞破产重整的千亿房企,重庆政府支持、国资参与、长城国富早早确定为战略投资人,并签订了书面协议,最高院领导更是到重庆调研指导(如投资协议写明,最高院可能对投资协议进行修改)。市场对此抱有很高期待,希望金科能够为房地产企业债务化解,蹚出一条路。
这个投资人实力弱,难以完成保交楼重任,给债权人清偿率又极低,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这样的投资方案能中标,超过所有人预期,也消费了政府的信用。让人不禁怀疑,政府到底是真的要稳定房地产市场,还是依旧喇叭救市。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建立信用很难,破坏起来,却很容易。整个重整过程中,债权人并未感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决心,要知道地方政府才是房地产最大受益方,这个时候还不给市场一点信心的话,等来的只有房地产的加速螺旋下降。
礼崩乐坏、群魔乱舞
如果方案通过,其他房企会争相效仿。有法治的地方,债券才有价值。违约前,都是龙眉大眼,违约后,都是镰刀挥舞。如推演,万科如果违约了,削债可能更凶。融创重组方案刚出台时,市场口诛笔伐,金科的方案出台后,债权人要给老孙送锦旗,感谢 “不杀之恩”。昨天,融创部分债券已投票通过,这要感谢金科的“助攻”。 如今,信用债市场已死,财务完全不可信,法律环境一言难尽,是否兑付,主要看发行人的良心。但是,房地产企业肯定要融资,要混下去,现在不能摆烂。否则以后没人相信你,民企就是看个信誉,看老板做人。
所以,还是要做个人。
六、金科退市,债权人的最优解
目前的重整方案,还不如借入共益债,等市场恢复。金科是上市公司,推定其人格独立,实质合并重整的难度很大,但是目前这种重整方式,对母公司的债权人极不公平。要破这个局,只有金科退市,才能避免母公司的资产被严重低估和大幅度削债。相信在退市的压力下,实控人、投资人愿意从兜里再拿出一点蛋糕给债权人。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