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福建省积极开展“数据最多采一次”政务服务。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梳理出一批事项,企业和群众只需通过一个窗口或网上系统填报一次,即可多次使用。
新华财经福州12月30日电(胡海明)今年以来,福建省积极开展“数据最多采一次”政务服务。福建省数据管理局、福建省职转办等部门会同福建省大数据集团组建工作专班,在福建省政府办公厅的协调推动下,建立相关工作机制,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梳理出一批事项,企业和群众只需通过一个窗口或网上系统填报一次,即可多次使用;同时按照“一数一源”机制,整理出“一企一档”“一人一档”等基础库数据目录,方便精准调取。12月19日“福建省推进‘数据最多采一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填表”案例入选2024年数字政府五十佳优秀创新案例。
近日,新华财经专访了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数据最多采一次”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为“工作专班”),揭秘“数据最多采一次”创新工作的运作机制。
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数据最多采一次”工作专班数据组工作场景
数据汇集:从“孤岛”到“大陆”
在政务服务领域,长期存在的“数据孤岛”现象严重阻碍服务效率的提升。各部门间数据不互通、不共享,导致企业、群众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往往需要重复提交大量材料,耗时费力。
“要将数据从‘孤岛’中解救出来,就要在数据的‘孤岛’间架起桥梁,让这些‘孤岛’紧密相连,汇聚成一片广袤的‘数据大陆’。这片‘数据大陆’正是我们的省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它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数据共享机制。”工作专班数据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以来,福建省积极采取措施,建成了省市两级“1+10”的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实现了全省政务系统“应接尽接”、公共数据“应汇尽汇”。通过“一次汇聚、多方共享”的方式,实现了部门间常态化数据共享。截至目前,福建省汇聚共享平台累计为各地各部门提供常用和部门定制服务接口700多个,日均批量交换数据1.5亿多条,日均提供在线查询/核验200多万次。
数据的汇聚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数据缺失、数据错误、数据冗余、编码混乱、格式多样......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治理和利用,才是专班工作组面临的更大挑战。未经有效治理的数据,其潜在价值难以充分释放。
数据治理:从“杂乱”到“有序”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可靠,专班工作组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治理标准和规范。截至目前,专班已实现数据项名称、格式、字典等要素属性统一标准化,共完成272个标准化目录及1196个公共目录的编制。
“某些数据,不仅存在于单一部门,而是具有跨部门、跨系统分布的特点,如企业数据,除了市场监管部门有之外,税务等其他部门也会有。那么到底以哪个为准?”工作专班数据组相关负责人说。为此,福建建立了“一数一源”机制,即一类数据只能从一个权威部门获取,从而确保数据源唯一性、真实性、可追溯,避免“一数多头”“数据打架”的现象。
群众企业的办事需求多种多样,不同业务场景对应着表单不同信息(数据)的填报需要。这些数据可能源自工商部门,也可能来自民政部门等其他源头。如何按需调配,灵活整合,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表单数据的需要?
为此,福建建立了“一企一档”和“一人一档”基础数据库系统,确保在“一数一源”机制下汇聚的数据能够被有序管理和精准高效调取应用。即根据数据的类型和用途,对数据进行智能整合和分类整理,形成覆盖全省常住人口、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各类信息的“一企一档”“一人一档”,方便业务办理过程中数据的快速定位和调取。目前,福建的“一企一档”涵盖了9方面1318个数据项,涉及765万市场主体信息;“一人一档”则包括12方面1193个数据项,覆盖5400万人的主要信息内容。
此外,工作专班还建立健全数据治理长效机制,构建一整套完备的业务逻辑规则库并核验1700万条存量数据,设计开发数据纠错机制,目前已完成253个纠错单处理,实现了数据纠错常态化管理,有效支撑基础数据治理工作。
还数于民:从“繁琐”到“便捷”
从数据采集、汇聚、治理,再到回填应用,数据完成了一整个生命周期的闭环。地市办理业务时采集信息,汇聚至省平台后遵循“一数一源”原则清洗治理,并按“一企一档、一人一档”分类存储。数据经智能中枢平台按需调取信息数据精准回填至表单,从而实现了数据全链条闭环管理。
若办事时发现回填数据有误,工作人员则立即更正,缺失信息也将直接进行补充。所有修正和补充数据再实时同步至省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实现“1小时内汇聚”,确保“一企一档、一人一档”数据精准、完整、时效。
“现在,办理业务真的方便太多了,不用再反复填写各种信息。”正在福州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张女士说。“通过盘活公共数据资源,让数据‘活’起来。” 工作专班实施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数据取之于民,也将用之于民、还数于民。工作专班实施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专班将深化便民利企理念,强化部门沟通协作,继续完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探索新数据治理技术以提升数据准确性,并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切实提高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内容来源:新华财经
编辑:赵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