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公司收到警示函,该事项是否需要公告披露?
结论:证监局的警示函需要披露,交易所的无需披露。
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收到证监局警示函之后,需要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对该事项进行披露。如公司1月3日披露的《博敏电子关于收到广东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第一时间对该事项进行了信息披露。
二、上市公司收到的警示函原文,该文件是否需要公告披露?
结论:交易所视情况选择是否挂网,上市公司无需披露。
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的警示函原文,一般不需要公告披露。警示函不构成行政处罚,因此上市公司不需要将警示函的原文进行公告披露。对于交易所而言,视警示函严重程度,进行选择披露警示函的内容。从交易所1月7日披露《关于对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随后又进行撤销的操作来看,该函件对公司影响极小,是达不到公开级别的,所以后续又进行了撤销。
三、交易所警示函严重程度大不大?
结论:不严重,一般适用于违规情节轻微的情形。
警示函是上市公司存在违规现象,但不严重,要求提交整改报告。警示函不构成行政处罚,警示函整体来说风险不大,相对来说问题比较小。警示函对公司和个人,没有任何实质的损害。得到警示函,表明监管机构对问题的处理到此为止,不再会有后续的调查和处罚。出具警示函是监管措施的一种,一般适用于违规情节轻微的情形,不属于纪律处分或行政处罚,对公司及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及资本运作不会构成影响。
四、公司信披不规范程度有多大?
结论:最多不超3%,影响极小。
从警示函数据来看,主要是针对“部分业务收入”、“其他财务核算”数据不规范进行警示,影响营收或净利润的比重都在0.69%、2.71%和0.54%、0.49%以及0.4%、0.45%、3.0%,占比很低。
综上来看,上述数据占营收及净利润比重最多不超3%,客观来看对公司影响极小,这可能也是交易所后续撤销公告的原因。另外警示的理由是“核算不规范”,并非财务造假,所以“不传谣、不造谣、不信谣”。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