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全柴动力(SH600218)$是名副其实的“老企业”。而从1992年进入全柴工作的沈家文,无疑是这里的“老员工”。如今,作为该公司设备部的负责人,他见证了企业设备的沧桑巨变。“刚来的时候,铸造厂里有1500多人工作。而最近建成的智能化铸造厂,只需要150多人操作。”沈家文说。
作为一家“75岁”的传统装备制造企业,面对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趋势,如何实现“年轻化”呢?
在沈家文带领下,记者走进位于滁州市全椒县的全柴动力精加工数字化车间,发动机缸体加工线正在满负荷运行。在这里,采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连接生产流程全要素,实现了海量工业数据实时采集、精准分析和资源高效配置,每天都有超过1000台产品下线。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提升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综合产能提升近20%,制造成本降低超10%,产品质量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并得到较大改善。”沈家文说。
在他看来,传统产业并不意味着落后、低端。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下好的第一步棋就是进行数字化改造。
目前,全柴动力已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推进企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打造了精加工5G+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工厂。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驱动,建立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与国内外多家内燃机科研机构及院所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在新能源研发方面,全柴动力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突破了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核心技术——质子交换膜,从而开发出了全柴元隽66kW氢燃料电池系统,主要面向公交车市场。
“这个看起来像保鲜膜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拳头产品’质子交换膜,经过7年研发,目前它最薄已经达到8微米,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沈家文说。
全柴动力的创新之路,完美诠释了“老企业”如何努力跑进新赛道: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传统企业也能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赢得未来。
在全椒,传统制造企业并不少。向新而行,是它们不约而同的应对之策。
滁州悦达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20多年聚焦精加工的本土企业,在全椒县经济开发区的新厂区,呈现一幅“新”欣向荣的景象:一条新投产的新能源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这里每年可为芜湖奇瑞公司配套生产系列插混、增程等混动专用铝合金发动机缸体25万台。
滁州悦达实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泽伟表示,在这里,平均每135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缸体,“轻量化、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企业生产的标签。
前不久,该公司再次与奇瑞达成合作,承接15万台奇瑞鲲鹏动力系列混动铝合金缸体加工三期项目,随着三期项目的全面投产,公司将形成每年40万台混动发动机缸体加工产能。
当下,汽车产业是安徽的“首位产业”,全椒县也正在新能源汽车的新赛道上疾驰。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从零星部件生产到核心部件生产,全椒县汽车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今年以来,全椒县新能源产业共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总投资15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48.9亿元;新投产项目4个,总投资13.5亿元;在谈重点项目线索8个。
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如今的全椒,越来越多的“老企业”以新技术激发新活力,点燃传统产业蕴藏的巨大内生动力,释放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发展潜能,在产品链、产业链、创新链等领域加速突围。
$全柴动力(SH600218)$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