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格局生变!浙药集团揭牌,国资竞逐医药迈入“链主”模式

原创 E药经理人 E药经理人

全国医药企业百强里,出现了一位新面孔……

撰文| Kathy

重度参与中药行业的国资力量,最近又闷声干了一件大事。

曾在2020年7月入主康恩贝的浙药集团,继今年10月成为英特集团大股东后,在近日正式揭牌,并“豪言”将成为“浙江省医药产业链主型企业和创新投资平台”。这一集结地方中药龙头和区域医药流通龙头的“新物体”,自此改写了“全国医药百强”格局。

公开信息显示,康恩贝位列2023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第50位,而英特集团则是2023年商业百强的第十位。

中药的“归宿”是国资,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以申万中药行业分类为标准的72家上市中药企业中,截至2024年7月底,国有企业控股21家,占29%。

若从控股的国资企业性质来说,央企国资控股、省属国资控股、地市国资控股和其他国有控股公司的占比分别为23.81%、38.10%、33.33%和4.76%。而这一比例,均高于医药行业整体情况。

更进一步,市值前10的中药企业里,8家企业具有国资背景。片仔癀、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同仁堂、白云山和东阿阿胶作为TOP6,更是全部由国资控股。

如果说找国资为“归宿”是上半场剧目,那么这一次,浙江国资将国资收购中药企业,正式推向了国资整合中药产业的“下半场”。

那么,手握康恩贝和英特集团两家上市公司,浙药集团要做点什么?

浙药集团挂牌,剑指何方?

浙药集团是浙江省国贸集团全资设立的产业发展平台,承担的责任也相当巨大,简而言之是,肩负着打造浙江省医药产业链主型企业和创新投资平台的重任。

“链主”可以说是当下产业的热词之一。只是说来容易,成为“链主”,并不比成为武林门派的“帮主”容易,同样要“身怀绝技”,有过人之处。整体来看,“链主”要是产业链中居于核心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并且且在整个产业链中具备资源整合和协调供应的能力。“链主”是产业链上的“超级节点”,担负着产业生态集聚者的重任,并且往往能带动形成区域产业集群。

浙药集团想成为“链主”,从目前来看,依靠两个龙头:商业流通领域的英特集团和中药领域的康恩贝。

英特集团是浙江医药流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包括药品、中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已经构建了布局浙江全域的药械配送体系,承担70%以上省级医药储备任务,销售网络辐射至华东乃至全国。

康恩贝作为浙江省的中药工业的龙头企业,在2020年7月浙药集团入主康恩贝后,不仅持续激发出了康恩贝的经营活力和潜力,也构建起了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格局。

浙药集团入主后,康恩贝开始调整业务结构及优化资产,陆续剥离低效和无效资产,聚焦主业,加速发展非处方药和健康消费品等自我保健产品核心业务,驱动内生增长情况。目前,康恩贝中药大健康业务稳定增长,占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如“康恩贝”牌肠炎宁系列等核心产品销售增长,2023年销售额突破13亿元。据公司年报,2023年,康恩贝实现营业收入67.33亿元,同比增长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2亿元,同比增长65.19%。

有了两张“王牌”,浙药集团要做的是并购整合、投资孵化、协同赋能。

毫无疑问,同为浙药集团控股的康恩贝与英特集团,随着浙医集团挂牌成立,将在产业资源整合的层面上,更具优势。

浙药集团将会扮演一位指挥家的角色,将旗下康恩贝在中药研发、生产、销售的资源与英特在医药流通领域的强大网络进行更为精细的调配。原本或许各自为战、协同有限的企业,如今可以在浙药集团的统一规划下,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具体来看,英特集团目前下设药品事业部、器械事业部、新零售事业部、物流事业部、中药事业部,其中的中药事业部已经实现了在浙江省内11个地市的100%覆盖,并且辐射到全国11个省份,合作的省、市级医疗机构350余家。

康恩贝的中药产品能够借助英特广泛分布的销售渠道,更迅速、高效地抵达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与零售终端,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与延误,这无疑是对医药市场供应效率的一次提升。

成为“链主”,还要肩负创新驱动的重任。对于中药企业来说,在核心大单品之外找到新的增长曲线并非易事,无论是研发新品或是对外投资,都容易陷入投入增加营收却无法跟上的状态,最终导致整体业务结构单一。从这个角度来看,集团化运作可以弥补以往单个企业受限于资金规模或研发团队的局限性。

新挂牌成立的浙药集团能否冲进2024医药工业百强榜单?从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来看,地方国资医药集团中,广药集团与上海医药分列第七、八位,天津医药集团位居第37位。浙药集团座次又将如何?

国资布局中药的“下半场”

国资收购中药企业,被看做是一种各取所需。

曾有分析指出,在“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和“大力鼓励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双重政策推动下,国资非常青睐优质的中医药资产,通过控股中药企业,可以享受政策红利,整合行业资源,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对中药民企来说,不稳定因素带来了企业经营、融资双重压力,出售部分股权,减轻债务,成为一种选择。另一方面,凭借国家信用的先天优势,国资贷款、发债更加容易,成本也更低。出于对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的考虑,很多民营企业家也愿意将股权出售给国资。通过引入国资,获得资金、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目前的产业发展进程来看,将中药企业纳入国资体系后,下一步该怎么高效运行,如何资源赋能,远比完成一项收购动作更重要。

作为“地方队”的浙药集团,并非产业里第一个整合中药“生态圈”的。如天津医药集团、甘肃药业集团等地方国资力量,都在加紧“修炼”自身的“链主”地位。

2018年成立的甘肃药业集团是甘肃省属国有医药企业,是甘肃省中医药产业链、医药大健康产业链“链主”企业,已经形成了中成药制药为主,集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研发、大健康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2023年实现中药材、中成药外贸出口863万元。2024年前10个月,实现中药外贸出口732.55万元,其中中药材出口724.11万元,同比增长3%。

天津医药集团则更具有代表性。旗下拥有达仁堂、津药药业两家主板上市公司,以及迈达科技、中新科炬两家新三板上市公司,2023年时,总资产规模达到37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182.8亿元、净利润17.95亿元,其中21个产品年销售收入过亿。2023年位居全国医药工业百强第37位。

如国药集团、华润医药作为央企国资选手,在资源整合与中药生态圈的建设可以用“全方位、全体系、全链条”来形容,其并购整合的动作,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国药并购太极,华润入主昆药集团、天士力带给行业的影响力中可见一斑。这其中尤以华润对旗下中药板块的整合最为突出,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江中药业、昆药集团与天士力,华润医药的中药板块拥有5家百亿市值中药上市公司,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大中药产业集团。

事实上,不管是央企国资控股、省属国资控股、地市国资控股或其他国有控股公司,这些国资中药企业成为产业的“链主”,将中药产业从点状的产业分布发展成链状的产业生态,对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有着积极意义。但同时,作为带有国资属性的药业集团,产业界对其预期可能更多,比如推动中国医药产业良性竞争生态,比如推动中国中药产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国资力求稳健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内在经营活力的打造等。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