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小伙伴提到,某些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基金在2024年的收益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确实,今年有少部分经理,其同期管理的不同产品的收益率差异达到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这种差距已经超出了同一投资思路和策略下应有的范围。
这种情形实际上并不是只在今年才有,在过去很多时候都存在。
那其中原因是什么呢,这种情况到底合不合理,又应该如何看待呢?
其实,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并且在不同的原因下,其合理性也不尽相同。
首先,产品设计定位的不同是一个常见因素。
即使是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由于不同产品之间存在主题投向约束、股债仓位约束等差异,最终的配置结构会有所不同,进而导致产品业绩表现出现明显区别。
其次,即使最初没有设定明确的主题投向或其他限制,基金管理人也可能对某个基金采取特定的运营策略,从而造成实际操作中的策略差异与业绩差异。
再者,在由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情况下,每位经理可能拥有不同的决策权重、风格偏好、投资思路,这同样会使得基金的投资配置产生变化。
此外,有些基金经理可能会出于提高命中市场行情几率的目的,主观地对其管理的不同基金实施差异化配置。
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导致同一基金经理同期所管产品业绩表现差异较大的原因。
私以为,对于因产品设计定位不同而产生业绩差异,这是比较正常也是可接受的;
如果是因为非显性但稳定的产品定位导致差异,那也可以接受,但如果这种定位经常发生变化,那就是一个不应当的问题了;
至于多位基金经理共管导致业绩差异,虽然可以理解,但这对普通基民来说是不友好的,因为许多基民实际上投基水平较为有限,很多小伙伴很难去分辨、理解与把握这种情形可能造成的业绩不同;
而基金经理主观地差异化对待这种情形则是最令人不满的,这样的行为显然辜负了投资者的信任。
尽管存在同一基金经理管理下的基金业绩差异较大的情形,但业绩一致性良好的例子还是更多见一些,咱们在选基过程中倒不必总是紧张同一位经理管理的产品会走出五花八门的净值。
但是呢,当我们想参与到某位经理管理的产品时,确实有必要对其所管产品的定位、业绩表现、持仓结构等是否有良好的一致性先做些了解,以便做出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C(OTCFUND|006719)$
$工银新兴制造混合C(OTCFUND|009708)$
$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OTCFUND|017102)$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