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巨头,重回A股。

1月6日,一家叫宏创控股的上市公司悄然复牌,此后连续三日涨停,公司在停牌期间,酝酿了一场重大的“蛇吞象”重组。

半个月前,中国宏桥与其附属公司宏创控股共同公告,宏创控股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收购宏拓实业100%股权。工商资料显示,宏拓实业成立于2016年11月,注册资本78.70亿元,其控股股东为魏桥铝电,持股95.29%。

作为标的公司,宏拓实业是全球领先的铝产品制造商,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商之一,业务涵盖了氧化铝 、电解铝、铝深加工的铝产品全产业链,拥有电解铝年产能645.90万吨、氧化铝年产能1750万吨,产能优势明显。

截至2024年年底,宏拓实业资产总额为1139.50亿元,净资产为486.16亿元;2024年,宏拓实业实现营业收入1499.09亿元,净利润为202.62亿元。

与之相比,只有20亿净资产的宏创控股显得小得可怜。

图源:公司公告

但这次重组的特殊性在于,两家公司是在同一个实控人旗下的关联公司,相比看作蛇吞象重组,更像是中国宏桥筹划的一次另类“回A”。

说到中国宏桥,就绕不开魏桥集团和其背后的张氏家族。

1946年,张士平出生在山东邹平县的魏桥村。作为白手起家的典范,张士平从小就家境贫寒,很早就靠给棉花厂扛棉花补贴家用。

兢兢业业干到35岁,在厂里资历逐渐上升的张士平被任命为邹平县第五油棉厂的厂长,才成为了他传奇的开端。

能轮到他接手,厂子自然经营状况不算好,虽然张士平的努力改革让厂子暂时扭亏,但棉花在当时的行业性衰退谁也无法抵抗。

没办法,张士平决定自己做产品卖,他领导开办了毛巾厂和纺纱厂,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魏桥集团。后来又由于纺织厂太耗电,又建了属于魏桥自己的发电厂。

集团发的电成本又低,发电量又高,过剩了用不完。听说电解铝主要的成本就是发电,张士平一拍脑袋,成立了魏桥铝业,也就是后来的中国宏桥。

就这样,魏桥集团在对自给自足的渴望下,逐渐发展壮大。

2017年,铝行业开启供给侧改革,作为国内最大的电解铝民营企业,中国宏桥获得了电解铝合规指标646万吨,从此确定国内电解铝产能上限。截至2023年底,公司电解铝产能已经达到规定上限的646万吨。公司也靠着极低的发电成本,盈利能力碾压同行。

现在的张氏家族已经传承到二代,五十多岁的张波通过自己多年的电解铝经验,加大了清洁能源投入,并大力发展铝的汽车轻量化场景,集团在其手上发展依然稳定。

中国宏桥作为港股高股息股的代表之一,大量的红利也让张氏家族赚得盆满钵满。自2006年以来中国宏桥分红的434.82亿元,有近280亿元现金落入张波家族之手。2023年,张氏家族以427.9亿元身家登顶山东省首富宝座。

中国宏桥那么好,为什么还要搞这次这么复杂的资本操作呢?

因为公司都把钱分了,对于享受了红利的大中小股东来说,当然是好事,但这也意味着公司的发展要依靠债务来实现。去年上半年,公司账上有375亿元的现金等价物,但公司的一年期短债就有344.3亿元,只能刚好覆盖。虽然公司优秀的经营让这一切并没有多大影响,但多少也挤压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一方面,集团此次把铝业资产置入宏创,实质上解决了此前宏创饱受诟病的同业竞争问题。

此前,宏创控股与魏桥集团一直对同业竞争问题语焉不详,试图做出隐瞒。3年前,公司还是承认了同业竞争问题的存在,也因此收到了监管的警示函。此次交易把相关资产全装入A股,相当于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并不是说,把这部分业务置入A股,港股的中国宏桥就受损了。

相反,由于流动性问题,港股的估值长期低于A股,经营如此优秀的中国宏桥长期只能勉强维持不破净,公司表示希望将核心资产置入A股能带来公司的估值提升。如果公司的资产得到更高的定价,也势必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得到巩固。

就像之前港股的金斯瑞生物,把传奇生物剥离到美股上市后提振了公司的估值一样,此次中国宏桥显然也有相似的考虑。如果公司在后续的重组方案的制定中,能同时考虑到交易双方股东的利益,交易进展可能会比较顺利,中国宏桥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底气。对此,你怎么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