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
• 技术与研发实力:三峡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10余所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和院校,搭建起新型储能试验场,如乌兰察布“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共计4项,这些试验成果经过示范验证后,有望推广到新能源项目中,填补研发与应用之间的技术空白。
• 产业协同效应:三峡能源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重要战略实施主体,其在储能领域的布局与集团的水电等传统能源业务以及新能源发电业务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例如,储能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助于优化集团整体的能源结构和运营效率。
• 资金与资源优势:三峡集团资产规模庞大,截至2021年年底,可控装机1.09亿千瓦,资产规模1.15万亿元。三峡能源自身资金储备丰厚,2021年6月IPO使得公司货币资金得到极大增厚,21年底公司货币资金达130.8亿元;截至21年底公司尚未结算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达181.7亿元,未来补贴到位后公司建设资金将进一步充裕,这为其在储能领域的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 政策支持力度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新型储能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即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此外,各地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储能产业发展,如新疆自治区提出“构建新型储能容量市场,明确给予新型储能与抽水蓄能相同容量电价机制”,这些政策为三峡能源储能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项目储备丰富:三峡能源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合计2347.70万千瓦(包含独立储能102万千瓦),在甘肃、河南、江苏等19个省份已配置或欲配置电源侧电化学储能,合计6GWh。其投建的庆云独立储能电站成为全国首批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储能项目,并且该项目还将分三期建设,建设完成后总部规模将达到300MW/600MWh,丰富的项目储备将为公司储能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挑战
• 市场竞争激烈:储能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布局,竞争日益激烈。除了传统的能源企业,还包括众多的电池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等。例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天储能、南都电源等企业在储能电池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并且还在不断加大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三峡能源需要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市场拓展等方面不断提升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技术成熟度与成本问题:尽管储能技术在不断发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和成本问题。例如,部分储能技术的转换效率、循环寿命等性能指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储能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影响了其大规模应用的经济性。三峡能源需要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储能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以提高储能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 盈利模式有待完善:虽然储能的盈利模式逐渐清晰,但在实际运营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风光出力的不稳定性对年度中长期交易及现货电价形成了一定挑战,电量与电价的双重影响使得目前风光电站的收益率承压,进而也影响了配套储能项目的收益。三峡能源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储能项目的盈利模式,加强与电网企业、电力用户等各方的合作,提高储能项目的收益水平和投资回报率。
机遇
• 能源转型加速: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然而,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亟待解决,储能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三峡能源作为新能源发电的领军企业,其储能业务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能够为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和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 应用场景拓展:储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发电侧、电网侧储能外,在用户侧储能、交通电动化、5G基站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三峡能源通过与赣锋锂业等企业的合作,积极布局综合能源、新型储能、电动重卡充换储用一体化、船舶电动化等锂电应用业务,打造锂电池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和标准化电池产品,有望在这些新兴应用场景中占据一席之地,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 国际合作与拓展: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关注和投入不断增加,储能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三峡能源可以凭借其在技术和项目运营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储能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例如,可以与国外的能源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技术合作、项目投资等,共同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发展趋势
• 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三峡集团的规划,预计到2030年,三峡新能源储能项目总装机将达到10GW。随着项目的陆续落地和建设,三峡能源的储能装机规模将持续扩大,进一步提升其在储能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 技术创新引领:未来,三峡能源将继续加大在储能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重点突破储能电池、系统集成、能量管理等关键技术,提高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积极关注和探索新型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不断优化储能技术路线,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 多元化业务布局:除了传统的储能电站建设和运营外,三峡能源还将向储能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拓展储能电池制造、储能系统集成、储能技术服务等多元化业务。通过打造完整的储能产业链,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从储能设备供应商向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
• 智能化与数字化融合: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三峡能源将推动储能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实现储能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智能调度等功能,提高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与电网的深度交互和协同控制,充分发挥储能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