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工业园区迎来了一项划时代的技术突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投产全球首套1000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中试装置。

这项被称为“自制汽油”的新技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科院专家团队通过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制取的氢气结合,成功将废气转化为可用于汽车的汽油。

这一创新是否真的能够降低老百姓的油价,破解当前的能源危机?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技术秘密?

自制汽油的原理与技术

“自制汽油”这一概念乍听起来仿佛科幻小说,但其实质是通过“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汽油。

关键在于原料的选择和催化剂的应用。

二氧化碳作为主要原料来源广泛,来自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甚至人类呼吸,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氢气则通过水电解获得,尤其是在我国水电和风电发达的背景下,利用低谷电力生产氢气成为可能。

在这项技术中,催化剂的作用尤为重要。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多功能复合催化剂,拥有三种不同的活性位点。

二氧化碳在Fe₃O₄位点的作用下与氢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在Fe₅C₂位点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再与氢气反应生成-烯烃。

最后,-烯烃在分子筛的酸性位点上转化为汽油馏分烃。

这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使得原本稳定的二氧化碳变成了高价值的汽油。

技术发展与投产历程

2017年,孙剑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始了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的研究。

面对二氧化碳分子稳定、难以氢化的挑战,团队经历了无数次实验失败。

终于,他们在2022年成功设计出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并建设了全球首套1000吨/年的中试装置。

这一装置的投产,不仅标志着我国在二氧化碳制汽油技术上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也为未来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山东邹城的中试装置中,科学家们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不断优化反应条件,确保反应效率和汽油纯度达到最高水平。

经过反应后,产物需经过分离和提纯处理,去除杂质和副产物,最终得到符合汽车使用标准的汽油。

这一过程中,转化率高达95%,大大提高了汽油产量,为能源供应提供了新的可能。

技术局限性与挑战

尽管“自制汽油”技术前景广阔,但要实现大规模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催化剂的稳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使用的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在长时间、大规模反应中容易活性降低,影响生产效率。

同时,部分高性能催化剂成本较高,含有稀有金属,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

氢气的制取成本也是一大难题。

虽然我国水电和风电资源丰富,但电解水制氢的成本依然较高,且新型制氢方法如太阳能制氢和水电解制氢尚未完全成熟,设备投资大,能源转化效率有待提升,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汽油的需求。

此外,二氧化碳的收集和运输也是技术推广的难点。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分布广泛,浓度低,收集起来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运输过程也需保证其纯度和压力,避免泄漏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质量下降。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短期内难以有突破性进展。

多重优势与社会影响

尽管存在技术挑战,“自制汽油”技术带来的优势不容忽视。

从环保角度看,这项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缓解温室效应。

每生产一吨汽油,等量的二氧化碳被永久移除,显著降低了碳排放。

相比传统的汽油生产过程,中科院的技术避免了石油开采和炼制过程中大量的污染物排放,保护了土壤和水体环境。

在能源安全方面,利用广泛存在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减少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增强了我国的能源自主性。

技术推广后,相关企业将迅速崛起,带动催化剂制造、二氧化碳捕集等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这项技术还为可再生能源的储存提供了新途径。

利用电解水制氢,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到汽油中,提升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稳定性,为解决太阳能和风能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提供了创新思路。

展望未来,如果能够克服催化剂稳定性、氢气制取成本和二氧化碳收集运输等技术难题,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有望在10至20年内实现大规模应用。

随着科技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政策的大力支持将进一步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成为绿色能源革命的重要一环。

2022年中试装置的成功投产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优化,未来“自制汽油”有望在全球能源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环保、经济的能源未来。

你怎么看待这项技术的未来发展?它真的能改变我们的能源格局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专家大咖齐聚成都,为“双碳”目标支招》2024-12-01 新浪财经《二氧化碳变为宝 驱动石油产出来》2024-08-06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