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AI产业链上游似乎“沉寂已久”的算力再次迎来了大量催化。
一、“算力即国力“顶层设计加码
2024年12月28日,央视和国资委联合制作的《大国基石》系列第三期《算力引擎》正式推出,其中提到,“算力即国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算力,正成为支撑国家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石,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2024年12月27日,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建设3-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方案强调,“建设自主可控智能算力集群,加快通用图形处理器等自主智算芯片攻关,优化市级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重视算力建设,提出“算力即国力”,叠加互联网巨头相继发力AI,国产算力产业链有望全面受益。
二、互联网巨头相继发力AI,算力需求突出
国产豆包大模型全球市场认可度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11月,全球月度活跃用户排行榜显示,豆包大模型用户月活接近6000万,仅次于OpenAI的ChatGPT,位列全球第二。此外,12月17日大会上,相关方面表示豆包模型日均token(大模型计量单位)使用量截至2024年12月中旬超过4万亿,短短七个月间增长33倍。
AI大模型被持续调用,说明AI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而无论是智能客服的即时响应、图像生成的精美画面、还是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叠加近期人形机器人、智能眼镜等AI载体产品升级,未来AI应用百花齐放的背后,都离不开强大算力的支持。
除豆包外,国内混元、KIMI、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均持续迭代升级,互联网巨头加码AI或也为算力产业链企业带来广阔成长空间。
三、国内算力布局持续强化
在顶层设计指引下,我国提前加码算力布局,当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展望未来,OpenAI最新大模型的算力消耗量是此前GPT-4大模型的2-5倍,网页版的消耗量甚至更高。因此,为了支持大模型能力的持续升级,可能需要构建更大规模的算力集群,这也对数据中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测算,2024-2027年,我国智能算力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3.9%,并且其中训练算力占比将下滑至27.4%,推理算力占比将上升到72.6%,这一变化反映了AI应用从模型训练向应用推理的转变。未来3-5年,伴随国产算力底层技术的突破,高性价比的国产AI芯片有望占据相关市场。
今日指数:5G通信指数(931079.CSI)布局5G通信领域龙头企业,包括5G手机和AI数据中心相关企业,其中光通信领域企业占比31%,全球消费电子龙头供应链企业占比33%,布局“AI算力+消费电子”。
相关产品:5GETF(159994)
$5GETF(SZ159994)$
-- -- --
$上证指数(SH000001)$$利欧股份(SZ002131)$
#ETF大V观市##宇树机器狗又火了 :CES展会样机售罄##高盛上调中国资产评级,股市拉升在即?#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