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国网信通(SH600131)$  华为聚焦电算协同。


算电协同将成为DC建设的新模式。


算电协同,即“算优化电,电支撑算”,是指计算资源与电力资源的统筹调配,旨在通过两者的协同互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例如,在电网负荷较低时,增加计算任务的处理量,充分利用闲置的电力资源;而在电网负荷较高时,适当减少非关键计算任务,降低电力需求。


算点协同的本质是实现绿色算力,主要从使用端和供给端发力,通过先进制冷技术降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温控供电模式,以及使用绿色电力实现节能降碳。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在去年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其中便提出“实施一批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


彼时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永真接受财联社专访表示,“算电协同”实际上是追求“信息-能源协同”,再具体就是更全面的“算-电-热-碳协同”。该政策将利好液冷、热泵、储能、微电网、综合能源、能源互联网以及信创等行业。


从算力到上游能源是AI产业链驱动的必然路径

人工智能消耗的电力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能源之于AI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算力。


当今科技圈的两位大佬,OpenAI创始人阿尔特曼和马斯克此前已给出明确观点。


前者认为未来AI的技术取决于能源突破,更有利于气候变化的能源,尤其是核聚变或更便宜的太阳能以及储能,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后者认为,虽然AI技术有望引领未来最大的科技革命,但同时也可能因为2025年的能源瓶颈而面临发展挑战。


立足当下,当下电力及IT基础设施已成为北美算力市场的瓶颈。以OpenAI为例,2024年12月27日凌晨,OpenAI宣布,聊天机器人ChatGPT、视频生成模型Sora和API产生了重大错误,大部分已经宕机数小时。OpenAI并未具体说明与该问题相关的“上游提供商”,但其独家云提供商微软报告称,其一个数据中心出现了“电源问题”。


国盛证券最新研报指出,从算力到上游能源是产业链驱动的必然路径。AI产业加速发展下,GPU、CPU到存储、通信、铜缆等各细分领域,已经成为当前市场热议的主题,但这些算力生态的背后,强烈依赖于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持续供给。AI驱动下的科技产业链条正在从算力生态向能源IT基础设施延展。


从投资机会上讲,一方面,数据中心快速增长带动电源和变压器等相关设备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算力的不断提升加速对能耗问题的关注,实现算电协同需要液冷等技术配合。


国盛证券认为,AIDC能源基础设施将迎来全面升级,海外数据中心的主要瓶颈是电力紧张,但芯片供应相对充足,因此其建设方向集中在通过天然气、核电等能源方案实现高效供电,以支持不断扩大的算力需求。国内则以原有数据中心的升级换代为特点,机房功率偏低的问题需要通过电力基础设施的改造来解决,推动柴油发电机组、UPS、BBU、HVDC等设备的升级。能源赛道在国内外的不同需求背景下,展现出极具潜力的投资机会。


该机构建议关注海外天然气/SMR核电产业链,国内电力改造产业链公司如麦格米特、中恒电气、禾望电气、潍柴动力等。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