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热点事件

2025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脑机接口被列入未来产业十大标志性产品;上海、北京相继发布脑机接口政策,上海聚焦产业培育,2027年前引育5家以上具有脑机接口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的自主创新企业、10家以上产业链骨干企业,2030年前,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北京侧重创新发展,2030年初步形成产业生态。

国外,马斯克日前透露,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已将脑机芯片植入第三名受试者体内,“均运行良好”。马斯克称,Neuralink计划今年完成约20到30次植入。脑机接口目前正逢技术爆发期,高速发展阶段相关产业链价值值得期待。在二级市场上,我们推荐关注人工智能AIETF、芯片ETF(159995)、消费电子ETF(159732)等指数基金投资机会。

二、热点点评

1、脑机接口——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方向

脑机接口是一种在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通信和控制通道,用脑的生物电信号直接操控外部设备,或以外部刺激调控脑的活动,从而增强、改善和延伸大脑功能的技术。脑机接口目前主要作为一种神经替代体存在,它使电子设备能够直接与大脑的某些部分进行通信。

脑机接口为新质生产力提出的九大未来产业之一。脑机接口技术快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和智能生活领域。我国虽研究起步较晚,但重视程度不亚于发达国家,2014年发布“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2015年就已出现了诸多支持性政策,近两年已经将此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BCI技术的发展,将其列为《“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重点发展领域。2025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脑机接口”被列入未来产业十大标志性产品,明确要“突破脑机融合、类脑芯片、大脑计算神经模型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器件,研制一批易用安全的脑机接口产品,鼓励探索在医疗康复、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典型领域的应用”;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发布脑机接口行动方案。

全球已有92个国家开展脑机接口医学应用研究,其中美国(1789篇)、中国(1102篇)、德国(878篇)位居前三。美中两国的研究中心性分别为0.45和0.39。在机构层面,德国图宾根大学(144篇)、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142篇)、美国哈佛大学(96篇)位列前茅。排名前10的机构中心性均低于0.1,显示脑机接口医学研究尚较为分散,未出现主导性顶尖研究机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2、技术爆发阶段,我国市场规模在十亿级

根据 Precedence Statistics 数据,2023 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 23.5 亿美元,预计到2033 年将增至 108.9 亿美元,2024 年至 2033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7.2%。根据量子位的测算,目前我国脑机接口设备的市场规模在十亿级,约占全球市场总份额不足十分之一。到 2040 年,我国脑机接口行业综合市场规模有望超过 1200 亿元,CAGR 约26%,直接市场规模(主要为设备)可能超过 500 亿,CAGR 达到 21%。

据麦肯锡测算,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在2030-2040年有望达到400亿美元,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为主的严肃医疗,应用潜在规模在150亿美元,而以情绪评估与干预为主的消费医疗,应用潜在规模则大致在250亿美元。脑机接口有望取代传统应用,推动市场增长。2022年全球神经药物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美元,脑机接口在神经药物替代方面具有潜力。另外,脑机接口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在睡眠、康养、消费娱乐等领域有望发挥重要作用。

3、非侵入式:目前最主流的BCI形式

根据脑信号采集时电极植入大脑的位置,脑机接口主要分为三类: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这类脑机无需植入任何设备,只需将传感器放置于头皮表面即可测量大脑活动状况。这是目前最为主流的脑机接口形式,安全性能最高,对人体基本无创伤。医院里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就是典型的以非侵入方式获取脑电信号的一种技术。

随着 BCI 技术的进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逐渐扩散至心理健康、智能家居、消费娱乐、残疾人士交互等场景,脑机接口不进入大脑,只需要用电极连接头皮来获取信号,对人体伤害较小,技术难度较低,如使用脑电帽采集脑电信号;但由于颅骨对神经信号的衰减作用和对神经元发出的电场活动的分散和模糊效应,使得信号分辨率不高。目前,BCI 约有 43%属于非医疗用途。

4、侵入式:美国领先,中国持续推进

侵入式脑机接口是指通过开颅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直接采集高质量的脑电信号。侵入式脑机接口根据其电极植入的深度又可分皮层电极和深度电极。皮层电极是最常见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之一,它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其优点在于信号质量高,能够捕捉到非常精细的大脑活动。深度电极则是将电极植入大脑内部,采集深层神经元的信号,通过刺激大脑的特定核团来改善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症状。

美国在脑机接口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大部分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集中在美国,神经界面技术不断创新并取得成果。如Neuralink借助机器人完成植入芯片。Neuralink于2016年由马斯克创立,2024年1月完成首例人类大脑设备植入手术,由机器人“R1”操作植入物“N1”植入大脑区域。大脑植入设备后,只需通过意念就能控制手机、电脑,并通过它们控制几乎所有设备。

近期马斯克宣布,Neuralink已完成了第三例脑机接口移植,测试结果良好。据美联社等媒体报道,Neuralink未提供治疗细节,但更新了前两例患者信息:第一例嵴髓受伤瘫痪者现在可以玩电子游戏和下棋;第二例可使用软件创建设计三维物体。马斯克希望今年将测试人数提升至20—30人,还希望通过电极刺激为盲人提供光信号,让他们看到粗略的事物。#芯片股全线爆发,瑞芯微快速拉涨停#

国内临床试验持续推进。2024年11月,博睿康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洪波教授团队合作研发的脑机接口产品NEO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了全国第三例、上海第一例临床试验植入手术。团队预计2025年将在全国10个中心开展30-50例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三、相关产品:

1、 $人工智能AIETF(SH515070)$ 及其联接基金(008585/008586/021580):本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选取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公司中选取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反映人工智能主题公司的整体表现。指数权重主要集中于申万二级行业的半导体(20.34%)、计算机设备(20.27%)、软件开发(19.41%)等板块。

2、 $芯片ETF(SZ159995)$ 及其联接基金(008888/008887):本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国证半导体芯片,覆盖芯片产业中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核心产业链和支撑产业链,代表性强,成分股数量是30只,基本都是半导体芯片板块各细分产业链环节的龙头公司。

3、 $消费电子ETF(SZ159732)$ 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主要投资于业务涉及消费电子产业的50家A股上市公司,行业主要分布于电子制造、半导体、光学光电子等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主流板块,涉及手机产业链、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等细分领域。

数据来源:Wind,浙商证券,东吴证券,西部证券,Precedence Statistics,麦肯锡,华夏基金,以上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以上基金属于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个股不作为推荐。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指数表现不代表产品业绩,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代表净值业绩。本基金为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