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光环新网(SZ300383)$   2025年,算力即国力!

原创 M 信创专研社

 2025年01月03日 18:00 北京 2人

图片



这是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




新年关于信创的内容,想写的其实有很多。但不夸张地说,新旧年交替的这一周,算力板块真的很火,那就讲讲算力吧!




先是有一消息,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Deepseek在全球AI界刷了一波存在感。国外机构评价其最新推出的大模型DeepSeek-V3“超越了迄今为止所有的开源模型”,且训练过程只用了两个月,花费只有557.6万美元,成本相当于国外主流大模型的几十分之一,被全球AI界称作“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其二是,上海政府发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这里的“模塑”,有塑造、打造之意,旨在用人工智能来全方位打造上海这座城市。事实上,这种“All in AI”的举措离不开高性能算力支持,届时上海乃至长三角的算力建设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最后一个,就是官媒对算力产业的“大火收汁”。央视在2024年末播出了一个叫《大国基石》的纪录片,标题是《算力引擎》,里面说了一句不得了的话,叫“算力即国力”,这直接把“算力”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比较明显的影响,就是关于算力的概念股持续看涨,社交媒体关于算力的报道不绝于耳。




图片

央视《大国基石》纪录片——《算力引擎》




事实上,算力不仅仅是在年末火热,“算力即国力”也并非空谈。




近年来,随着信创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快速成长,算力需求呈现出几何式增长。从大模型训练到自动驾驶汽车,从人形机器人到智慧城市,算力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提高算力建设水平,也成为了时代刚需。




对于算力建设,我国政府早有前瞻性预见。早在2022年,我国便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为算力产业起了好头。而在2024年开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此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发布《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利好政策,中国算力产业蓬勃发展。




当然,要回答“算力即国力”这点,我们光将政策是不够的。我们得从算力建设的投资和规模来分析。




目前,我国建设算力基础设施的主力军是各地方政府牵头成立的专营公司、大型互联网公司(华为、阿里、字节跳动、腾讯、百度等)、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




地方政府层面,通常的算力建设方式是,政府牵头设立专项资金并成立专营公司,通过招投标形式,由第三方企业参与建设智算中心。中国信通院一份截至今年5月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建设和规划中的智算中心共有185座,总算力为272 EFLOPS(算力单位,EFLOPS是ExaFLOPS缩写,指每秒能执行10的18次方次浮点运算),建成运营的有104 EFLOPS。我们引用《财经》杂志整理的数据,截至2024年10月16日,今年以来各地方城市上马的智算中心招投标项目至少在30个,涉及金额总和至少超过275亿元。




图片

资料来源|《财经》杂志整理




大型互联网公司层面,华为、阿里、字节跳动、腾讯、百度等均拥有云计算业务,需要大规模投资算力——也就是采购芯片和服务器,租赁土地建设数据中心。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上述公司在大模型市场的竞争都摩拳擦掌,展现了“决战到底”的姿态。今年9月的云栖大会上,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董事长兼CEO吴泳铭直言,阿里云正在少有的高强度投入AI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拥有了可观的算力储备。例如,阿里、字节跳动已具备10万卡级别的算力储备,百度针对十万卡大规模集群设计了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4.0。华为则更是“上下通吃”,不仅加紧建设数据中心,还推出了昇腾人工智能计算芯片和鲲鹏通用计算平台,一副超群出众之势。




图片

吴泳铭在2024云栖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电信运营商层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是我国算力建设的主力军。从“东数西算”工程实施以来,运营商的资本支出重点已从5G转向算力。根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2024年财报显示,两者当年算力相关投资计划分别是475亿元、370亿元。两者合计845亿元,同比增长13%。




而从算力建设成果来看,今年,中国移动已在呼和浩特、哈尔滨分别建立了以国产算力为主的万卡智算中心,且分别被冠以“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全球运营商最大单集群智算中心”之名。中国电信在京津冀地区建设智能算力中心也具备超过1万卡的能力,其在上海临港智算园区还投产了1.5万卡公共智能算力中心,并计划通过持续建设形成30万卡高端智算集群。有意思的是,在央视《大国基石》纪录片《算力引擎》中,中国电信也作为运营商代表,详细介绍了全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旗下天翼云“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的算力调度能力,展现了运营商在算力建设方面的雄心。




图片

上海临港智算谷一角




那这么多层面的算力投资和建设,我国还缺算力吗?笔者认为:“短期够用,长期短缺”。原因在于,虽然目前算力市场供需总体平衡,但从长期看,随着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势头持续,算力的建设和应用需求只会增不会减。所以,不管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还是地方政府、大型互联网公司、运营商们看似疯狂、不计代价的“算力建设潮”,都佐证了一个观点:只有“国之重器”可以超前并且不计成本投资。俨然,算力已经如同高精尖武器一般,被视为“国之根本”,那自然“算力即国力”。




其实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说,“算力即国力”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及现实性。我们都知道,因为全球对于算力需求的增长,做GPU芯片的英伟达,在2023年成为首个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半导体企业,并在今年2024年2月、6月分别突破2万亿美元及3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继苹果和微软之后历史上第3家总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的公司。




然而,由于美国制裁,英伟达旗下A100/A800、H100/H800等高性能AI芯片并不能被我国使用,只能使用“阉割版”的H20芯片。但就是这枚单卡理论性能仅为H100的20%左右的H20芯片,在2024年我国保守出货量达70万枚。这也说明了,我国在先进AI算力芯片的短缺困境。




再联想到12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英伟达开展反垄断立案调查。英伟达对此的回应是:“英伟达凭借其优势赢得了胜利,这反映在我们的基准测试结果和为客户带来的价值上,客户可以选择对他们来说最佳的解决方案。我们努力在每个地区提供我们能提供的最好的产品,并在我们开展业务的任何地方履行我们的承诺。”




图片

英伟达掌舵人——黄仁勋




这份声明中,英伟达一副“我的产品就是好,客户愿意选择我,垄不垄断你又能奈我何”的态度,表现得极其猖狂。当然,对英伟达展开调查的不止我国,包括美国、欧盟及一些欧洲国家均对其启动了反垄断调查,英伟达都选择正面硬杠,这也是其在全球AI算力芯片市场占有率90%给的底气。




但这也说明,一个公司用算力垄断就能对全球重要国家及组织的法律法规“吆五喝六”,那大国之间的算力竞争,则更关乎国家命脉,并能影响未来世界走势。那自然,“算力即国力”的定调确定性十足。




图片



可以预见,2025年,算力产业将会是信创领域令人瞩目的“明星”,在政策扶持和技术突破下,我国也将打造规模更大、更加可靠的国产算力。而在这场“算力即国力”的竞争中,无论是国家还是 厂商,谁能站上这个战略高地,谁就将赢得时代先机。




2025年,算力即国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


阅读 3360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