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科技与金融领域的重磅炸弹
DeepSeek的问世,宛如一颗投向美国科技霸权和金融市场的核弹,其影响力堪称国运级别的重大事件。1月27日,DeepSeek在科技界引发了强烈震撼,导致国内外算力硬件商股价暴跌。英伟达当日跌幅近17%,中芯国际港股也下跌了7.6%。然而,呢喃在次日发布分析文章,指出DeepSeek的出现对国内算力硬件商实则是利好而非利空。这两天陆续传出的消息,进一步证实了呢喃的预判。
消息显示,华为昇腾已与DeepSeek完成适配,甚至有传闻称DeepSeek是使用昇腾进行训练的;DeepSeek能够绕开英伟达的CUDA,通过更底层的语言向GPU发出指令,这意味着英伟达苦心经营的生态护城河出现了裂痕;此外,美国还将加强AI芯片禁令,连H20芯片也禁止对外出售。倘若这三条消息属实,国产算力硬件商无疑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实际上,DeepSeek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它在科技和金融两个层面,对美国造成了巨大冲击。自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在技术发展方面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桌面PC时代,微软与英特尔联手称霸;智能手机时代,苹果、安卓和高通成为行业引领者;如今进入AI时代,OpenAI和英伟达的组合又成为了行业标杆。凭借软硬件的协同配合,美国凭借先发优势、技术优势、生态优势和成本优势,构建起了难以撼动的科技霸权。
然而,随着中美科技差距的逐渐缩小,美国的先发优势正在不断减弱。从PC时代的一家独大,到智能手机时代华为的强势崛起,再到AI时代差距的肉眼可见,美国的优势地位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且,OpenAI与英伟达的组合,与以往的行业巨头相比,存在着一个致命的漏洞。在PC时代和智能手机时代,系统软件要么免费,要么近乎免费(安卓免费,微软对盗版持放任态度),而OpenAI却是闭源收费的。在OpenAI和英伟达尚未建立起足够深厚的护城河之前,DeepSeek的出现,恰好击中了这个要害。
接下来,从先发优势、技术优势、生态优势和成本优势这四个层面,对中美AI的各自优势进行对比,便可明白为何DeepSeek的出现,会如同在科技和金融领域投下两颗核弹。
先发优势方面,美国略微领先,但差距并不显著;技术层面,软件方面双方基本持平,硬件上美国优势较大,但中国也具备了与之竞争的实力;生态方面,美国虽然领先,但已经出现了裂痕;而成本优势则是中国的强项,软件成本优势明显,硬件制造成本更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总体而言,美国虽然仍占据领先地位,但只要技术差距并非不可逾越,就像苹果刚出现的那几年,当技术能够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时,成本优势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DeepSeek的低成本与国产算力硬件制造成本优势相结合,无疑是投向美国科技霸权的一颗核弹。
从金融层面来看,自2008年以来,美国股市的超级大牛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AI概念的支撑。当这一概念被颠覆,高位运行的美股能否继续维持?如果美股泡沫破裂,全球资金又将流向何方?这无疑是一颗投向美国金融市场的核弹。在国内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过去四十多年的发展成果亟待巩固,国内资产定价也需要得到国际资本的认可,DeepSeek这一具有核弹级影响力的成果的出现,可谓意义重大。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