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顾:
上周央行持续净回笼,资金高压下,短债显著上行,长债偏空震荡。长债情绪一度坚挺,但随着后半周权益强势突破,所形成压制较之前期愈发显著。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到1.65%,全周来看呈现熊平行情。(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二、债市热点:
1、上周金融数据出炉
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5.13万亿(预期4.3万亿),同比多增2100亿元,存量同比增速7.5%(前值7.6%)。信贷结构中,企业贷款同比大幅多增,是核心拉动项,居民和非银同比少增。居民短期贷款走弱,可能在于居民阶段性借短还长现象缓解。企业中长期贷款时隔10个月后首次转正,且结构较好,韧性较强。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7.06万亿(预期6.6万亿),同比多增5866亿元,月末增速8%(前值8%)。增量结构中最大的正贡献是政府债券、信贷和委托贷款。
2、行发布2024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
货币政策报告方面,总基调延续了之前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但实际效果如大家所知,由于财政方面政府债集中供给还未上量,央行坚持抬高资金价格、回笼逆回购资金、控制大行融出,年初至今30y-1y利差已压缩31bp;
新增了对于国债的风险提示,以往只提到过汇率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还就长期国债收益率与市场加强沟通,防范长期国债收益率单边下行潜藏的系统性风险”,表明央行会大力防止国债出现系统性风险,国债上行有顶。
货币政策展望方面,报告新增“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排位靠前,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政策节奏更多跟随市场的意外变化,类似于去年7月,属于事件触发型降息,可能毫无征兆,需要做好应对准备。
3、美国1月通胀数据公布
美国1月CPI大超预期,同比+3.0%(预期+2.9%)。核心CPI同比+3.3%(预期+3.1%)。美国1月CPI环比+0.5%(预期+0.3%)。核心CPI环比+0.4%(预期+0.3%)。
结构上看,本次CPI超预期的部分更多是在超级核心通胀与剔除二手车后的核心商品。超级核心通胀环比增速大幅反弹至+0.76%(前值+0.2%)。虽然机票环比回落(+3.03→+1.24%),但车险(+0.46→+1.99%)与剩余项目大涨。剔除二手车后的核心商品环比提升至+0.02%(前值-0.13%),除服装外均上涨。
居住通胀方面,本次RPR与OER环比较前值小幅抬升,同比在基数效应压制下延续回落趋势,去年1月RPR与OER的意外噼叉,整体趋势在预期内。
整体看,市场虽进入震荡市,但是低波动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去年经验来看,波动率新低后有反转可能。
三、本周展望:
上周博弈主线是资金面的持续收紧,本周继续观察监管行为。
上周债市呈现熊平,利率低位、资金票息倒挂,赔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节后30y新券久攻1.80%不下,且盘面非常脆弱,市场易受到各方面冲击形成回调。
上周的新变化是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上升,一是DS概念继续强势,晕轮氛围已经上升到“国运”级应用,二是“救主体”方案出现,三是2月17日多位商界领袖可能出席企业座谈会。
大方向来看,债市仍处于震荡区间,但是票息倒挂延续、降息预期推后之外,近期权益(正股及转债)和黄金的表现比较亮眼,且主线逻辑清晰、赚钱效应显著,从投研和资配角度,“性价比”明显高于纯债。
操作层面,思路上不应过高期待资金很快转松,配置靠权益、长端卷交易、短端顶压力仍是主要的操作思路。保留好头寸的灵活性,等待利率反弹后的机会。
相关基金可关注:
新华利率债(A011038/C011039/E016295),本基金在严格控制风险和保持较高流动性的基础上,重点投资利率债券,不投资股票、可转债、可交换债、信用债和国债期货,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根据新华基金风险等级划分为中低风险(R2),匹配保守型C2级及以上投资者,产品在代销机构的具体风险等级评定以代销机构公布为准。)
新华增盈回报债券(000973),以高等级信用债票息+利率债波段为组合提供稳健收益,以景气行业个股及转债为组合提供小幅弹性。(根据新华基金风险等级划分为中低风险(R2),匹配保守型C2级及以上投资者,产品在代销机构的具体风险等级评定以代销机构公布为准。)
新华中债1-5年农发行债券指数(A 011973/C 011974),通过投资剩余期限在1-5年内的农发债,构建利率债组合,有效控制产品波动,开放式基金,每个工作日开放申购、赎回,且底层资产是流动性强的利率债。(根据新华基金风险等级划分为中低风险(R2),匹配保守型C2级及以上投资者,产品在代销机构的具体风险等级评定以代销机构公布为准。)
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本文为市场资讯分析及宣传用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产品由新华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