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瑞医药迎来一则好消息:硫酸阿托品滴眼液(HR19034滴眼液)的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适应症为用于延缓等效球镜度数为-0.50D至-4.00D(散光≤1.50D、屈光参差≤1.50D)的6至12岁儿童近视进展。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被称为“近视神药”,机构预测国内阿托品市场规模可达百亿元。
在“坡长血厚”的眼科赛道,“医药一哥”恒瑞能否诞生一款大药?
01
爆品浮出水面?
恒瑞医药实行多元化战略,广泛布局多个治疗领域,除了肿瘤、自免、代谢、心血管等大药领域,眼科赛道也是其重要发力点之一,布局了干眼病创新药SHR8058(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SHR8028(0.1%无水环孢素滴眼液)、HR19034滴眼液等多款眼科药物。
不同于其他两款干眼病药物,HR19034滴眼液主要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
HR19034滴眼液是恒瑞采用B/F/S三合一灌装技术开发的一种单剂量滴眼液,其活性成份为硫酸阿托品,无需添加防腐剂,可竞争性拮抗毒蕈碱乙酰胆碱M受体,调节视网膜、巩膜功能,改善脉络膜血供,抑制眼轴变长从而缓解近视进展。
根据恒瑞披露的Ⅱ/Ⅲ期研究结果(共入组509例儿童近视患者),HR19034滴眼液在主要终点上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在儿童近视患者中长期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从市场角度看,当前全球近视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至2050年全球将有47.58亿近视人口,占总人口的49.8%1。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1年我国近视人口高达7亿人,其中青少年已成为我国近视防控的重点年龄阶段,2018年、2021年、2022年青少年近视率分别为53.6%、52.6%、51.9%。这无疑为HR19034滴眼液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不过,从竞争情况看,目前已获批上市的同类产品,包括澳大利亚Aspen公司、印度Entod公司、日本参天制药和兴齐眼药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此外,欧康维视、参天制药、莎普爱思、齐鲁制药的阿托品滴眼液均已处于III期临床,竞争较为激烈。
需要注意的是,兴齐眼药阿托品滴眼液是在2024年3月获批上市,由于未公布具体的销售数据,可从财报中窥探一二:2024年Q2、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5.42亿元、5.47亿元,环比增长54.86%、0.9%。这表明,阿托品滴眼液尚未贡献出显著的业绩增量,而且相比机构预测的十几亿销售体量,差距比较大。
当然,这与阿托品滴眼液在国内尚处于蓝海阶段、市场处于培育期有关,同时还有市场准入、市场需求、定价和政策监管等因素。
在此背景下,恒瑞医药未来能否打造出爆品,留待时间验证。
02
能否站稳脚跟?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除了近视防控市场,恒瑞医药还盯上了干眼症赛道,在2019年从德国药企Novaliq GmbH引进了CyclASol(0.1%环孢素A制剂,SHR8028)和NOV03(全氟己基辛烷,SHR8058)的中国权益,总销售额达1.65亿美元。目前,这两款药物均已在国内申报上市。
另外,恒瑞此前还布局了多款首仿药,包括治疗青光眼的他氟前列素滴眼液、用于干眼病的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以及去氧肾上腺素酮咯酸溶液。
具体来看,SHR8028(环孢素滴眼液,CyclASol)是一种具有抗炎特性的免疫调节药物,相比同类产品,耐受性和安全性更好,起效更快。目前,VEVYE(CyclASol,0.1%环孢菌素A制剂)已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干眼病。
SHR8058(此前称NOV03)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滴眼液,一种直接针对泪液蒸发的干眼创新疗法。目前,NOV03已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干眼的体征和症状。而且,恒瑞已向NMPA递交SHR8058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上市申请。

恒瑞医药的眼科管线
图片来源:2024年上半年财报
从市场前景看,干眼症属于常见的眼科疾病,全球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干眼症患者占眼科门诊就诊人数的30%以上,且预计未来5-10年将上升至40%。根据灼识咨询,中国干眼症患者人数将由2023年的2.33亿人增长至2030年的2.66亿人,庞大的患者基数催化干眼症用药大市场。
而环孢素是最畅销的治疗干眼症抗炎药物品种之一,原研Restasis的销售峰值接近15亿美元。Restasis由艾尔建(Allergan)研发,之后艾伯维在2020年豪掷630亿美元收购艾尔建,并将该药纳入囊中。
从竞争情况看,除了恒瑞医药,远大医药、兴齐眼药、欧康维视生物、兆科眼科等国内药企也在积极布局干眼症药物。
截至2024年7月17日,国内仅兴齐眼药的0.05%环孢素滴眼液于2020年获批上市(国内独家),并于2021年纳入医保。根据数据显示,兴齐眼药的兹润 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实现快速放量,2023年销售额为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3%。浙商证券研报预测,兹润销售峰值有望接近10亿元。
此外,欧康维视生物在2024年8月与全球眼科龙头爱尔康达成协议,通过转让16.7%的股权获得了8款干眼症治疗和手术用滴眼液产品组合的在华相关权益,其中包括7款已经上市的成熟产品和1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产品AR-15512。这意味着,未来欧康维视生物将有望占据中国干眼症药物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这意味着,恒瑞若想在群雄逐鹿的眼科赛道站稳脚跟,须破重重围城之困。
03
医药必争之地
眼科赛道能成为必争之地,在于患者数量庞大、疾病种类繁多且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
除了上文提到的近视、干眼症、青光眼,还有视网膜疾病、黄斑变性、白内障等常见的眼科疾病,也存在较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正因如此,许多眼科细分领域都诞生了大药。例如,再生元和拜耳合作开发的Eylea(阿柏西普),是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第一大抗VEGF疗法,2022年实现全球销售额近100亿美元,且常年霸榜全球畅销药物TOP10。

另一边,罗氏的眼科双抗Vabysmo(法瑞西单抗,Faricimab),凭借已获批三大眼底疾病适应症,包括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在2024年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68%至44亿美元。鉴于Vabysmo仅上市短短两年就实现爆发,市场预计其销售峰值未来或将超越巅峰时期的阿柏西普。
凭借Vabysmo的强劲销售表现,眼科成为了罗氏制药2024年增速最高的业务(+44%),远高于血液(+15%)、神经(+13%)、免疫(+5%)、肿瘤(+3%)。
此外,罗氏的另一款眼科创新疗法Susvimo(雷珠单抗-RG6321),于今年2月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DME,成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可替代常规眼部注射治疗DME的持续给药治疗药物,每年仅需治疗两次,即可帮助DME患者维持视力。
不仅如此,罗氏还布局了IL-6R单抗RG6179,正在开展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UME)的Ⅲ期临床,以及针对DME的Ⅱ期临床试验。
可以说,罗氏在眼科领域的成功典范,给恒瑞医药打了一个很好的样。
无独有偶,彼时同为国产PD-1“四小龙”之一的信达生物,在眼科领域也将收获一款潜在重磅药物——替妥尤单抗(IBI311)。2024年5月,信达生物递交了替妥尤单抗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TED)的上市申请,成为中国首个申报上市的IGF-1R抗体。
TED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眶病之一,是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和外观,美国约有10万名甲状腺眼病患者。目前,这一领域全球仅有Horizon(后被安进以278亿美元收购)的Tepezza(替妥木单抗)获批上市,2024年销售额达约19亿美元。
此外,信达生物还研发全球首创抗VEGF-补体双靶点眼科药物IBI302,正在开展治疗nAMD的III期临床研究。而且,针对VEGF靶点,信达还布局了VEGF/Ang2双抗IBI-324、VEGF-A/VEGF-C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33。其中,IBI-324对标的是罗氏VEGF/Ang-2双抗法瑞西单抗。
众多珠玉在前,加之现金流充沛,未来恒瑞医药难保不会在眼科赛道再度出手。尽管当前眼科药物收入在恒瑞的营收中贡献不够显著,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业绩增量。
参考资料:
1.各家公司的财报、公告、官微
2.方正证券、天风证券研报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