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300000000台,下线!
今天中午,联想集团副总裁、合肥产业基地CEO丁晓辉在一场庆祝仪式上打开了一个特殊盲盒,其中的联想拯救者《黑神话:悟空》Y9000P笔记本生而不凡——这是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下线的第3亿台个人电脑,它将被收藏在基地的档案馆。


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高管与员工代表一起为第3亿台PC“开盲盒”。
自2018年下线第1亿台PC、2021年下线第2亿台PC后,今天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以3亿台PC的里程碑,不仅刷新了联想制造的新纪录,更达到了中国智能制造的新高度。
这也意味着,合肥产业基地已成为全球出货数量最多的单体个人电脑工厂之一。
“第3亿台PC下线是联想合肥产业基地——联宝科技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丁晓辉表示,希望联想合肥产业基地以此为新起点,深化AI技术在各个业务模块中的应用,助力联想集团以AI布局领跑智能新时代。


2011年10月8日,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11年,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在457亩的黄土地上打下第一桩,也开启了联想集团走向自主智能制造的第一步。
基地初期仅为一座年产几百万的个人电脑制造工厂。2014年,年产2000万台;2020年,3000万台;2021年,4000万台……这座制造基地不断在数量级上创造纪录,从破土到现在的4000多天里,即使日夜不休,也需要每1.4秒生产一台个人电脑,才能造完3亿台。
不仅生产个人电脑,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计算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之一,个人电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甚至曾经抵达南极享誉全国的晨星六足机器人都在这里诞生。
从探索初期,基地就面临电子信息制造业超大规模、超级离散、超快时间的“三超”挑战,联想集团不断加速技术创新,5G、工业物联网、数字孪生、AI等先进技术率先与制造环节深度融合,锻造出“尖峰制造”能力。
如今,拥有32条智能主板及36条整机生产线的合肥产业基地,每天可处理超8000笔订单,其中80%为单笔小于5台的定制化需求。每年生产300多种新产品,产品配置数高达20万种,物料调度超过3亿颗。


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智能化产线。
3亿台个人电脑下线,既是数字的累计,更是联想集团从“制造”向“智造”探索的答卷。每0.5秒就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全球每售出8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来自合肥产业基地,它不仅是“合肥市首家千亿企业”“安徽首家百亿美元外贸企业”,也于2023年通过全球制造领域顶级荣誉“灯塔工厂”认证,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计算设备研发和制造“灯塔工厂”。
合肥产业基地还将智能制造能力“内生外化”,为行业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制造“范本”;其带动了70家供应商选择在周边建厂,60%以上的机构件实现本地化供应,形成高效的"4小时产业圈";基地直接创造了近2万个就业岗位的同时间接带动区域数万人就业,数以千计的“紫领人才”(智能制造人才)在基地得到培养……这些都有力促进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了区域及行业智能制造生态发展。
联想集团在合肥的故事,也同样发生在武汉、天津、深圳等地,如今联想集团已经形成了“东西南北中”的供应链全方位布局,它们共同见证并参与了联想个人电脑全球市占率从15%左右跃升至现在的24.3%(数据来源:IDC),联想电脑成为中国智能制造走向世界的"硬核名片"。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联想集团智能制造正在探索更多可能,推动AI工厂的迭代进化,并通过人工智能个人电脑等智能设备,让AI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