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和“献血浆”听起来像“近亲”,但实际区别大着呢!有人担心献血浆伤身体,还有人误以为这是“卖血”……
今天这篇科普,带你一文读懂两者的差异,揭秘献血浆的科学真相!
一、流程大不同:全血VS单采血浆
1. 献血(全血捐献)
简单来说,就是一次性捐献200-400毫升血液(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主要用于临床急救输血,比如手术、大出血患者。献完后需要“休养生息”半年才能再来一次,毕竟红细胞的恢复周期较长(约3个月)。
2. 献血浆(单采血浆)
只取血液中的“液体黄金”——血浆(占血液55%的水和蛋白质),血细胞会被机器分离并回输体内。单次捐献量约580毫升,但恢复超快!因为血浆中90%是水分,2周左右就能完全恢复,间隔14天即可再次捐献。

举个栗子:献血像“打包整箱寄出”,献血浆则是“拆箱取货再封箱”~
二、用途差异:救命VS制药
- 献血:直接用于临床输血,是手术台、急救室的“生命保险”。
- 献血浆:作为生物医药的“原材料”,生产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救命药,比如狂犬疫苗、凝血因子、罕见病特效药。
冷知识:一袋血浆能分离出多种蛋白制品,帮助成千上万患者!
三、献血浆会伤身体吗?科学解读来了!
好处盘点
- 新陈代谢加速:捐献后身体会主动合成新血浆,顺便带走多余脂肪和糖分,对“三高”人群友好。
- 心血管更健康:定期捐献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风险。
- 免费体检福利:每次捐献前需测血压、血红蛋白、传染病指标,相当于定期健康筛查!
风险提示
- 短暂疲劳:少数人可能头晕,但喝杯糖水、吃个鸡蛋就能缓解。
- 感染?不存在!:正规机构全程使用一次性耗材(如派林生物、华兰生物等行业龙头均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安全系数拉满。
四、有偿≠卖血!营养补助的真相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献血浆有“误工补助”?
2018年9月30日,国家卫健委通过官方公众号“健康中国”发布了《献血者最想知道的30个答案》,其中第17条专门回复了“献血浆又为什么要给钱?”,明确指出献血浆给的是误工补贴。
这是因为献血浆不像献血是可以在献血屋或流动采血车上完成的,必须到固定血浆站完成健康体检,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在站内献血浆,整个过程至少需要1-2个小时,会产生车费和误工等情况。所以,浆站按照规定给予献血浆者适当的误工补偿。
相比之下,献血以无偿公益为主,两者社会价值同样崇高。
五、行业彩蛋:血浆如何变身救命药?
国内血浆采集由生物医药企业(如派林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等)严格管理,每一袋血浆都需经过10+项检测,再通过纳米过滤、低温乙醇分离等高科技工艺,最终制成药品。
以派林生物为例,其智能化采浆设备能精准控制分离过程,确保捐献者安全与血浆质量。

无论是献血还是献血浆,都是传递生命的礼物!献血浆看似小众,实则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隐形引擎”。
如果你符合条件(年龄18-55岁、身体健康),不妨尝试一次,用可再生的血浆,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