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3月,苹果拉(bushi)憋了个大的,iPhone 16E来了。


比它本身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款手机背后的真实目的: $苹果(NASDAQ|AAPL)$ 需要往中端市场下探。

对果粉来说,这是一场信仰考验;对投资者来说,这是一场资本赌局。


一、E系列登场,苹果不装了

过去几年,苹果玩“高端加价法”,从6999到8999,Pro Max直接飙上万元档,顺便带飞了一波ASP(平均售价),资本市场拍手叫好。

但现在不灵了。
全球手机市场萎了,换机周期拉长,国产安卓性价比爆炸,华为小米oppo回来了, “高端市场”受到挑战了。

怎么办?
苹果只能回到最古老的打法——降价抢份额
iPhone 16E,不是“新时代的SE”,而是“苟住销量的E”。


二、E系列是“策略自救”,SE系列是“补充产品线”

以前的SE,拆开一看,都是‘回锅肉’,用老壳、老芯片,清库存。

但iPhone 16E不一样。这是一台‘降配的新机’,而不是‘翻新的旧机’。

SE是给果粉的情怀机,16E是给安卓党的价格杀器。

16E真正的对手,是红米K系列、荣耀X系列、三星A系列。说白了,就是要抢安卓市场!


二、苹果的E,资本的B面

苹果为什么急着把E系列塞进产品线?
很简单,资本市场要销量,供应链要订单,苹果要股价安全垫。

这几年,iPhone的ASP被苹果硬抬到900美元以上,资本市场看着高兴,但一旦销量下滑,这个高ASP就成了毒药,因为每少卖一台,损失的利润直接翻倍。

高端卖不动,中端得接上,销量不能崩,供应链不能散,EPS不能掉,苹果的PE不能塌。
这,就是iPhone 16E存在的全部意义。


三、全球手机市场:卷得苹果都顶不住了

看看外面安卓都在干嘛:

国产旗舰:小米、荣耀、OPPO集体上1英寸大底+潜望长焦,影像全军备竞赛;

充电速度:安卓都到120W起步,苹果还在20W老年机速率;

AI加持:三星S24已经全程AI化,苹果还在“AI憋大招”阶段。

而中端市场已经彻底变成修罗场

小米14:旗舰下放到4000元档,徕卡光学、120W快充、顶级散热全给你;

荣耀Magic6:两千档给你5000mAh电池+潜望长焦+卫星通信;

真我+一加:印度市场直接价杀到底,性价比内卷到“赔钱换市场”。

苹果再不放下身段,就只能看着中国市场份额被华为撕回去,印度市场被一加真我掏空,全球出货量一路腰斩

“高端保利润,中端拼生存”,这是苹果在2025年的唯一剧本。


四、E系列的资本信号:苹果还稳吗?

从资本的角度看E系列,关注点只有2个:

E到底能卖多少台?
苹果全球出货量3年负增长,E的任务就是把2025财年重新拉回正增长。

iphone出货量


资本市场对“销量反弹”的期待,比对“配置参数”的兴趣大100倍。

E系列的核心KPI,不是口碑,不是配置,而是卖多少

能不能把iPhone整体销量重新拉回正增长

能不能稳住中国+印度+东南亚的份额曲线

能不能让供应链订单重新回暖,让立讯精密、舜宇光学们吃饱饭?

E到底割谁?
如果E是抢安卓用户,那是战术成功;
如果E只是把本来要买iPhone 16标准版的人拉低到买E,那是自我稀释高端卖不动+中端利润薄,资本市场一样会扣分。


五、股价逻辑:短期防跌,中期观望,长期看AI

从股价的角度,E系列的发布对苹果的意义:

短期:稳预期、稳供应链,给股价加个安全垫

中期:看E系列实际销量+中国市场份额回补情况;

长期:苹果的股价,未来不靠iPhone,靠AI+MR+服务生态,E系列最多是个过渡工具。

简单说,E能救短期K线,救不了长期估值。

苹果AAPL股价


六、供应链的“甜头”和“苦头”

对A股苹果供应链来说,E系列是把双刃剑:

短期甜头:出货量拉升,供应链订单上来;

长期苦头:E系列削规格、降BOM成本,供应链利润被苹果一压到底,特别是高端镜头、屏幕这些“高毛利硬通货”,未来订单一定缩水。

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短期开心,中长期压力山大。

E的本质,苹果的无奈;iPhone 16E,是“保命药”。
苹果这盘棋已经看透了:

高端,守住Pro和Pro Max,维持高溢价;

中端,E系列亲自下场,和安卓血拼价格带;

供应链,压榨到极限,把利润挤出来补自己。

苹果的E,不是给果粉的,是给华尔街的。
E系列的销量和定价,直接决定了苹果未来3个季度的财报脸色,也决定了苹果的PE能不能稳住25倍以上。

所以别跟我聊什么“E的拍照好不好”、“性能强不强”,资本市场只看E能不能卖爆,能不能撑住股价。

#iPhone16订单没太大变化?影响几何?#

#蔡崇信确认阿里与苹果合作!影响几何?#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