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技术平权时代,算力需求仍在?AI后市如何展望?#2025 年,人工智能无疑是科技浪潮中最为澎湃的那朵浪花。行业围绕 “降本” 与 “扩容” 螺旋上升的趋势,为人工智能的后续发展铺就了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道路。
先说 “降本”,这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迭代,成本降低的趋势愈发明显。李彦宏提到的推理大模型所具备的深度思考能力,若要推动 “AI 智能体” 广泛落地,成本控制必不可少。从模型架构来看,像小型化、moe、mod、线性化等降本增效的架构变革正在不断推进。这些变革让模型在维持甚至提升性能的同时,大幅减少对硬件资源的消耗,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曾经大型模型运行需要昂贵的专业设备和大量的能源,如今通过架构优化,普通电脑也能运行一些小型但高效的模型,这极大地降低了使用门槛。并且,模型训练成本也在持续下降。以前训练一个大型模型可能要花费巨额资金和漫长时间,如今凭借更先进的算法和硬件,所需资源大幅缩减。这不仅让大型科技企业能更频繁地优化模型,还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有机会涉足人工智能领域,让创新的火种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点燃。
再看 “扩容”,这在 2025 年的人工智能领域体现在多个方面。投资层面,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风险投资突破千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超大规模融资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占比达 80%,全年占比 69%,早期投资交易也有 74% 发生在早期阶段。这种投资结构的变化十分显著,资本正从过去集中的垂直领域,更多地流向基础设施和横向应用领域。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产业的根基在不断夯实,从上游的芯片研发、数据中心建设,到下游的各种应用场景拓展,都将迎来全面发展。例如,大量资本涌入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有望推动芯片性能取得重大突破,为人工智能的高速运算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对横向应用领域的关注,则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加速渗透。

在行业应用方面,大模型 API 调用量以一年数十倍的速度猛增,充分显示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扩容。如今,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各个行业。在工业生产中,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设备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助力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在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可精准预测能源消耗,优化能源调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交通领域,若无人驾驶技术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扩大车辆规模,从特定区域试点走向城市全域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带动相关产业爆发式增长;政务服务中,人工智能让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智能客服快速解答民众问题,智能政务平台简化行政审批流程。
面对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激烈竞争,我国积极布局。在降本上,大力投入人工智能芯片、数据中心、云基础设施等底层技术和设施建设,打造更先进的下一代模型。百度成功点亮国内首个自研的 P800 万卡集群,并计划未来点亮三万卡集群,这不仅为产业提供强大算力,还降低了大模型训练成本。同时,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成本,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在扩容方面,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 行动”,将其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举措,首次将 “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纳入政策重点,进一步细化对端侧智能终端、算力布局及数据要素的规划,新增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方向。这些政策将有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促使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实现应用拓展和创新发展。
2025 年,在 “降本” 与 “扩容” 的双重驱动下,人工智能后续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尽管前行道路上可能会遇到数据安全、算法偏见、伦理道德等诸多挑战,但只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齐心协力,持续创新,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让人工智能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开启智能时代的全新篇章。@股吧话题 @易方达指数通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