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47年风雨兼程,一代华人移民的奋斗史划上句号。悉尼唐人街标志性老字号——岑氏钟表首饰行(Shum’s Watches & Jewellery)于2025年3月正式结束营业,从此落下帷幕。这家承载无数回忆的钟表行,不仅见证了唐人街的兴衰变迁,也成为华人创业精神的生动写照。

开业近半个世纪后,位于悉尼唐人街的岑氏钟表首饰行现已闭店 Credit- SBS Cantonese

一场时代告别:岑氏钟表行停业,转战线上

1978年创立,岑氏钟表行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摊位,逐步发展为悉尼市中心的知名钟表品牌代理商。如今,创办人岑铚波(Anthony Shum)与妻子岑吕蕙兰(Elsa Shum)决定退隐商海,享受人生新篇章。

“年纪大了,是时候放手了。我们想快乐地退休,不想把一生都困在生意里。钱是赚不完的,孩子们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也不想勉强他们继承。”——岑吕蕙兰

虽然实体店正式关闭,岑氏钟表行仍将保留线上业务,继续提供售后服务,让品牌精神延续下去。

香港钟表世家:从传统技艺到国际代理商

岑铚波出生于香港钟表世家,自小跟随父亲学习修表技艺,精通高难度的五音钟和大钟楼钟表维修。他移居澳洲后,不仅深耕传统手工技艺,还在本地学院进修电子表技术,并远赴瑞士接受专业培训。

1970年代,岑氏夫妇在悉尼唐人街白手起家,经营钟表维修业务。他们在当时主要以餐饮和超市为主的唐人街,开设了首家钟表维修店,成为行业先驱。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结识了欧米茄(Omega)品牌销售员,接手了特价手表销售,生意异常火爆。凭借出色的业绩,他们顺利获得欧米茄正式代理权,并逐步扩展至多个国际名表品牌。

全盛时期,岑氏钟表行在悉尼市中心拥有四家分店,其中包括悉尼地标维多利亚女王大厦(QVB)。

岑氏夫妇毕生经营钟表事业,决定闭店后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Source- Supplied to SB

走过华埠黑暗岁月,与唐人街共成长

在唐人街奋斗的数十年里,岑氏夫妇不仅见证了社区的成长,也亲历了那些令人难忘的“黑暗岁月”。

80年代唐人街的治安危机

当时的悉尼唐人街治安混乱,抢劫案频发,1984年与1988年更发生震惊全城的银行抢劫案,其中1988年的案件至今未破。

“那个年代,走在街上、站着等红绿灯都会被抢钱包,持枪抢劫更是常见。”岑吕蕙兰回忆,“我们的店被抢过不止一次,我自己也被枪指着鼻子两次,孩子还在身边。”

她和丈夫多次向警方求助,但由于华人报案率低,警方以“没有足够数据支持增派人手”为由拒绝加强巡逻。

面对困境,他们没有退缩,而是联合华裔政客何键刚(Robert Ho)和曾筱龙(Henry Tsang),组织唐人街商户守望互助会,推动悉尼市政府与警方改善治安。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警力部署,也让华人社区更加团结。

推动市政改革,告别“牛皮癣广告”

创业初期,唐人街的商铺每天都要面对一场特殊的“清理战”:一夜之间,店门口和墙壁总是被小广告覆盖,商家们每天早晨不得不烧热水、刷墙清理,弄得街道湿滑脏乱。

岑氏夫妇拒绝忍气吞声,直接向悉尼市政府反映问题。正值当局规划美化唐人街,最终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制定新条例禁止随意张贴广告。这一法规沿用至今,彻底改变了唐人街的市容环境。

老顾客的不舍:一代人的回忆终结

岑氏钟表行的停业,令无数老顾客感叹“一个时代的终结”。

“80年代,父亲带我去岑先生的小档口买了人生第一块Lorus手表。30岁时,我又在这里买了浪琴表送给妻子订婚。去年,我们带着两个孩子再访岑氏,妻子为我50岁生日挑选了一块欧米茄……没有岑氏,唐人街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为岑氏的谢幕而感伤,但更为Elsa阿姨和Tony叔叔的退休感到高兴。他们值得拥有轻松的生活。”

面对顾客的深情留言,岑吕蕙兰向大家道别:

“几十年来,我们用心修表,如今想留点时间看看世界,多陪伴儿孙。做出这个决定,我们很不舍,但也是快乐的退休。”

“谢谢大家的支持,有缘再聚!”

时代更迭,匠心长存

岑氏钟表行的落幕,不只是一个品牌的告别,更是一代华人奋斗史的缩影。

尽管悉尼唐人街早已今非昔比,但那些见证过它辉煌与低谷的老店,依然在时间长河中留下了印记。

今天,岑氏夫妇终于可以卸下责任,去迎接属于自己的“悠长假期”。而他们曾经点亮的钟表世界,将继续在华人社区的记忆里,精准地跳动。

人生苦短,时间永恒。愿他们的退休时光,分秒皆美好。

岑氏钟表行,致敬47年的光辉岁月!(澳洲都市报)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