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最近,弘毅远方基金也迎来了增资,它的全资控股股东弘毅投资向公司注资了3000万元。

弘毅远方基金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公募基金公司,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好几年,但截至2024年末,这家公司的管理规模只有5.70亿元,旗下基金数量仅仅7只,算得上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小型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增资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为了支持业务扩展、缓解财务压力、满足监管要求、调整股东结构等等。

从弘毅远方基金的情况来看,这次增资很可能就是为了补充日常运营所需的资金。

真是让人不得不感叹,小型基金公司的发展实在太不容易了。

其实,基金公司之间的规模差异是非常大的。

剔除那些具备公募管理资格的券商、券商资管和保险资管后,目前国内已经有大约150家公募基金公司。

其中,规模最大的易方达基金的公募规模已经达到1.96万亿元,而华夏、广发、南方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的规模也都超过了1万亿元。

此外,有24家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5000亿元以上,56家达到了1000亿元以上。

相比之下,一些小型基金的公募资管规模只是这些头部公司的零头。

根据最新的数据,目前有34家基金公司的公募规模不到100亿元,其中25家不足50亿元,20家不足30亿元,更有12家的公募规模低于10亿元。

从收入角度来讲,公募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公募基金管理费,而这部分费用直接与基金类型和资产管理规模挂钩。

如果管理规模较小,特别是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不大,那么这家基金公司的收入空间显然就比较有限了。

但与此同时,基金公司的运营成本却不低,人员开支、办公场地租金、渠道维护等都需要钱,这赚钱花起来有时确实是捉襟见肘。

当然,也有一些基金公司会通过基金专户或资管子公司来获取非公募业务的收入。

但这些年监管政策趋严,这类业务的规模已经被大幅压缩。对基金公司来说,想要实现长远发展,更多还是要依靠公募业务的增长。

然而,小型基金公司要做大,真的没那么容易。

基金公司的成长路径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先发优势非常大,有的靠明星基金经理快速扩大规模,有的靠赛道掘金崛起,有的凭借投研团队的优异业绩赢得市场认可,还有的依赖股东背景的强大渠道资源实现突破,等等。

不管哪种路径,最终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靠谱且稳定的团队,以及可持续的优秀业绩表现。

对小型基金公司来说,组建这样的团队还是挺有挑战的,因为这需要股东的支持、管理层的能力以及长效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保障。

同时,公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头部基金公司凭借强大的投研团队、丰富的产品布局和广泛的渠道资源,不断巩固自身优势地位,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相反,小型基金公司因为资源和支持不足,在投研能力、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等方面很难形成竞争力,不易打开市场局面。

当然了,并不是说小型基金公司就没有机会长大。

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股东、管理层、制度等各方面都能专业且坚定地持续发力,那么一步步发展起来是有机会的。

$嘉实新兴产业股票(OTCFUND|000751)$ $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混合A(OTCFUND|001875)$ $华夏回报混合A(OTCFUND|002001)$ @天天精华君 @天天基金研究中心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