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随着这些年国货的兴起,中国轮胎现在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辉煌的背后,质疑的声音也从未停止。

很多的读者在评论区留言,表达对于中国轮胎与外国轮胎的看法,这其中某位在中国轮胎企业干过8年的资深轮胎人吐槽道:“知道生产一线是什么情况,所以不会考虑国产轮胎”。

可能以一个基层轮胎人的眼界来看,并不能准确的判断中国轮胎。但是身为汽车集团高管的理想汽车产品线总裁汤靖也抛出这一言论表示:“短期内不会将国产轮胎作为标配。”

同样,作为中国汽车界的新星,唯一在电动化领域可以干的过特斯拉的小米汽车,在旗下小米SU7及未上市的小米YU7上均没有采用中国品牌轮胎,用的都是米其林、普利司通、倍耐力、韩泰等外资轮胎品牌。

对此很多人不服,认为这些人就是崇洋媚外,跪久了站不起来了。除了轮胎,中国的很多行业都已经站起来了,汽车、家电、手机等。以前无不是外国品牌垄断,现在中国品牌产品行销全球。

但是又有很多人跳出来说,尤其是资深的业内人士,见识了商场的尔虞我诈也见识了中国轮胎市场的疯狂内卷。对于一些没有历史沉淀、没有最基本的商业底线的轮胎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感到担忧,虽然价格实惠确实让很多人心动。相比较之下在外资轮胎企业成熟的管理和品控体系下,生产出来的轮胎产品更让人放心。

总之,不同的人对于中国轮胎企业和外国轮胎企业的印象是不同的,这里夹杂了理性与感性。比如我们老生常谈的地址日韩产品,是真的日韩产品不行吗?更多的是家国情怀。同样国货兴起,一定是因为中国货变得比外国货优秀了吗?曾经的国产信仰手机品牌华为现在也广为诟病。中国轮胎企业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一些爱戴,同样外国轮胎企业可能被撕下了伪装,让很多人看清了更优质的选择,就如同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对于轮胎生意人来说,选择什么品牌只会看利益,只有真材实料才能让消费者记住你。


不同的轮胎人看中外轮胎

首先就是轮胎厂,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往大了说都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排名靠前的轮胎巨头们都以他们是各自国家的第一为骄傲,对于轮胎厂中高层来说,爱国情怀是必须的,国家给品牌背书,同样品牌也在给国家背书。

搁在中国轮胎企业身上也一样,民族品牌、国之骄傲等都是这些中国轮胎企业最爱用的标签。但是对于中下层普通员工来说,他们更关心产品本质相关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位轮胎厂员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过总的来说轮胎厂会很自然的把自己分门别类,在中国、在全球以什么样的目标去努力。

对于经销商、门店这一类的渠道来说,产品的买和卖就没这么多条条框框了,无论是中国轮胎品牌还是外国轮胎品牌,能让轮胎人发财的才是好品牌。这又说到中国轮胎品牌和外国轮胎品牌各自的优势了。在卡客车轮胎市场和出租车轮胎市场绝对的价格取胜,那毫无疑问中国轮胎品牌获胜,因为中国轮胎品牌卷价格的能力实在是太牛了,但是卷价格的代价是什么,看看每年大货车出事故有多少是因为轮胎出问题的就知道了。


中国轮胎值得买吗?

不过很多人也会说,外资轮胎企业就没有问题吗?也不是,在以往的轮胎投诉中,外资轮胎的投诉比例还是蛮大的,并且国内外外资轮胎企业因质量问题而召回的新闻屡见不鲜。

《315 | 轮胎投诉排行榜》

也确实中国轮胎的质量在进步口碑在进步,要不怎么以前在乘用车轮胎市场外资轮胎企业几乎霸占了所有市场,但现在只有高端的一小部分市场是外资轮胎企业所占据,这就能看出中国轮胎企业的蜕变,经过了20年的野蛮发展,有经过了14年到现在的多轮洗牌,剩下的轮胎企业早已做好了各方面对标或者超越外资轮胎企业的准备。中国部分轮胎企业也把品牌、渠道、售后、口碑等方面建设的不错。

看到这卖轮胎的零售店们不乐意了。市场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有的中国轮胎品牌的单胎利润非常高,但是你看经销商和轮胎店愿意大量进货吗?能保证利润的前提是销量,卖不出去的产品利润再高都是空头支票。大部分的消费者目前来看不待见中国轮胎企业品牌,在大街小巷的轮胎店挂着的门头中,外资品牌的门头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这说明什么!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看到国外大品牌我才买,很可能最后成交并不是买的国外大品牌,买的是中国品牌的轮胎产品。

但是第一步获客就必须用国外大品牌的轮胎店门头,否则消费者连进门的机会都不会给你,这就是国外品牌长久以来的品牌沉淀和价值,给消费者的感觉就是靠谱,不会跟某新能源汽车一样,上午还在卖车,下午直接倒闭。


谁说不行,在国外中国轮胎牛!

在有些国人抱怨中国轮胎不行,不如外国轮胎的时候,中国轮胎企业已经在海外用实际行动来狠狠地打这帮人的脸了。无论是从盈利能力还是品牌影响力来看,中国轮胎企业在海外的成绩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中国轮胎的身影遍布各个大陆。因为中国轮胎太强了,很多玩不起的国家都对中国轮胎双反,但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中国轮胎突飞猛进。

但是也通过双反这件事情,看到中国轮胎企业海外战略的很多问题,双反这个事情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从中国轮胎行业的角度,那肯定是这些国家耍赖玩不起,阻碍了全球的正常贸易。但是人家对你反补贴反倾销恰恰是因为你拿了补贴用低价去打开人家的市场。对于人家来说你是搅局者,如果大家对比各国轮胎价格,中国轮胎企业的产品价格是偏低的。

低价在任何国家都能吸引客流,但是低价不是让轮胎企业正常发展的方式,当全球轮胎市场也变得很卷的时候,中国轮胎又有什么竞争力呢?况且中国轮胎低价的代价是什么,在原材料成本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唯一可以压榨的就是人工成本,这个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轮胎行业,就比如前段时间人们都在讨论“去特斯拉工厂干活的待遇要远高于比亚迪”。虽然低价冲销量确实能让消费者高兴,但对于轮胎行业、轮胎相关从业者来说未必是好事。


中国轮胎有没有弱点


(1)设备原料顶尖,产品实力却落后

中国轮胎企业普遍采用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优质的原材料,但最终产品却难以与外资品牌媲美。这背后的原因在于软实力的缺乏。管理、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使得中国轮胎在国际市场上难以获得应有的认可。

(2)管理不善,效率低下

许多中国轮胎企业在管理上存在明显短板。管理水平低下导致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相比之下,外资轮胎企业拥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和丰富的经验,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生产。

(3)营销乏力,品牌建设滞后

在营销方面,中国轮胎企业也显得力不从心。营销策略单一,品牌建设滞后,使得中国轮胎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不够鲜明。外资品牌则通过多年的市场耕耘,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4)技术积累不足,创新能力有限

技术积累不足是中国轮胎企业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尽管近年来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与外资品牌相比,技术创新能力仍显不足。外资轮胎企业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不断推出高性能产品,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国货崛起需正视差距


国货崛起是大势所趋,但我们需要正视与外资品牌的差距。只有在管理、营销、品牌和技术等方面不断提升,才能真正实现中国轮胎的崛起。外资轮胎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中国轮胎品牌想要撑起民族品牌的情绪价值,需要拿出真本事,要不消费者是不会买账的。


中国轮胎企业依旧前途无量


中国轮胎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正视差距,奋力追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货崛起不仅是口号,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努力和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轮胎一定能在国际市场上绽放光彩。

(原创 责任编辑:Caite)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