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的背景下,中国科技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在此背景下,不难想象科创产业链也将诞生较大的投资红利。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后以来的科技牛行情,一是港股科技,二是A股科技。


    图例:主要指数净值近期走势一览

而作为硬科技企业的聚集地,科创板凭借其高成长性和创新属性,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近日,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A类:023729/C类:023730)等产品正式发行,为场外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科创板全市场的便捷工具。

一、科创综指:解码科创板“全景图”的三大密钥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主要投资于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代码:000680)的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0)。

作为科创板首个综合指数,科创综指以“投前沿、投全面、投早期”的独特定位,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张覆盖科创板全市场的“全景图”。

1. 投前沿: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创综指几乎全部成份股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范畴,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比达58%,显著高于创业板综指。同时,指数成份股科研投入强度突出,2023年研发费用率超10%,是同期创业板综指的两倍。以DeepSeek的AI技术突破、宇树机器人的人机交互创新为代表,科创板企业正成为中国科技突破的核心力量。

2. 投全面:均衡覆盖多元行业

相较于科创板50指数对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的高度集中(前三大行业权重占比81%),科创综指实现了行业分布的显著优化。

Wind数据显示,其覆盖科创板全部17个申万一级行业及44个二级行业,前三大行业权重降至70%,前五大行业权重88%,有效降低了单一行业波动风险。这种均衡布局既保留了科创板的科技属性,又兼顾了不同细分领域的协同发展。

3. 投早期:捕捉中小市值创新红利

科创综指的市值分布呈现明显的“哑铃型”结构:截至2025年2月,50亿以下小盘股占比超50%,而300亿以上大盘股不足10%。

这一设计使其与科创板50、科创100等指数形成互补,既能捕捉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市值企业的爆发潜力,又能分享龙头企业的稳定增长。例如,2025年1月至2月,科创综指涨幅达17.12%,显著跑赢同期主流宽基指数,印证了其高弹性特征。

二、科创板投资价值:三重逻辑支撑长期机遇

需要注意的是,近期正值科创板投资价值凸显的关键时点。从政策、产业到市场环境,多重因素共同构建了科技投资的黄金窗口期。

1.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创板作为注册制试验田和硬科技企业主阵地,有望持续受益于资本市场制度优化。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科创板指数化投资规模已超2400亿元,占板块自由流通市值的8.3%,显示机构资金对科创资产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2. 产业周期进入加速期

当前,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正经历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的双重驱动。例如,DeepSeek的AI模型已实现多领域应用突破,宇树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在工业场景中渗透率快速提升,《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动画技术革新则标志着数字创意产业的升级。W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科创板企业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5%,技术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3. 宏观环境助力中小盘修复

随着国内信用周期逐步改善,中小市值成长股的业绩预期迎来修复窗口。历史经验表明,信用扩张阶段往往伴随中小盘股的超额收益。2025年,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落地,科技创新领域的高成长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于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回升。


结语:把握中国科技“贝塔”,共享创新红利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正从“跟跑”向“领跑”加速迈进。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的摇篮,承载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历史使命。

近日,随着一系列新指数基金的发行,投资者获得了更多布局科创板的机会。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等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覆盖科创板全市场的“全景图”。 

此外,易方达基金在科创板布局上也展现出了相对优势,产品矩阵完善,已构建覆盖规模、行业主题、风格因子的科创板产品谱系。同时,易方达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等产品采用了市场最低一档的管理费率(0.15%/年),帮助投资者低成本共享这一创新红利。

在政策、产业与资本的共振下,中国科技“贝塔”值得长期坚守。无论是捕捉前沿技术的爆发潜力,还是分享中小创新企业的成长红利,科创板都有望成为投资者穿越科技周期的重要伙伴。

阅读 1151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