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SH601919)$ 前瞻分析 | 2025年集装箱运输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3月20日举办的2025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国际航运市场热点专场"论坛上,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研究所副所长郑静文深入剖析了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特征与趋势。郑静文指出,2025年市场分析需直面运价波动的结构性变化。2020年之前的运价分析主要基于全球贸易增速与船队运力增长,框架相对简单。但疫情暴发后,尽管全球贸易萎缩与运力过剩的矛盾未现,但运价却异常飙升,这迫使市场分析转向多维度动态评估。当前需重点关注三大核心变量:突发事件对运价的非线性冲击、产业链重构带来的运力需求变化,以及各航线间的传导效应增强。中美关系与关税政策成为需求侧的关键变量。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曾引发抢运潮、出口下滑和产业链转移三重效应。2025年,抢运需求或减弱,但特朗普2.0时代的政策不确定性将加速产业链多元化布局,催生二次转运等新型物流模式。供给端则面临双重压力:尽管2025年新增运力较2024年减少12%,但在现有3100万TEU运力的基数下,供需平衡仍显脆弱。若无重大突发事件,市场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竞争格局呈现新特征。马士基与赫伯罗特的"双子星计划"旨在通过枢纽港精简、区域网络互补和关键中转港控制,构建高效运输网络。该计划虽能提升15%-20%的准班率,但可能加剧运力调配的跨航线传导效应。与此同时,2024年主干航线集中度下降,中小船公司凭借灵活服务抢占细分市场,但其抗风险能力较弱,运价下行周期或将导致其面临生存考验。
联盟格局正经历深度调整,传统三大联盟体系将向"3+1"模式演变。地中海航运等头部承运商通过新船交付和战略重组,预计市场份额将提升5-8个百分点。新联盟体系下各阵营竞争优势分化,呈现侧重成本控制、专注高端市场、强化区域覆盖等特征。尽管当前价格战尚未全面爆发,但为满足高频交付需求,运价下行压力持续累积。最后,郑静文强调,2025年市场基本面不容乐观,供需缺口预计扩大至3.2%,但突发事件将加剧运价波动。关税政策反复、红海危机延宕、港口罢工等不确定性因素或使运价振幅扩大20%-30%。她建议市场参与者构建弹性供应链体系,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透明度,同时关注区域化贸易趋势带来的结构性机遇。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