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最近市场总在玩"过山车",上周五大跌后刚喘口气,这周又到了关键节点。AI和机器人板块看似热闹,结果ASIC和manus两大概念都上演了一日游,尤其manus那几个核心票高开低走,百来亿成交量生生砸出了个坑。这种缩量环境下,游资自救的戏码可能还会反复,但说实话,这种靠消息面撑起的题材就像烟花,亮了瞬间就散了,很难再聚成气候。


资金现在明显在找更稳妥的方向。有色这类顺周期板块成了避风港,科技股内部则开始高低切换。有意思的是,原本被热捧的AI应用端突然遇冷,反倒是上游的半导体设备、材料开始悄悄走强。这或许预示着市场正在回归理性——毕竟算力革命真正受益的,终究还是那些卡住技术脖子的硬科技。


说到半导体,新莱应材这周又有大动作。据产业链消息,某头部晶圆厂不仅敲定了新莱的框架协议,还下了数亿级设备零部件加液冷的大单。买家可能是新凯来工业(H系白手套),新莱应材24年给新凯来供应价值几千万元。这可不是简单的订单,而是验证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公司半导体阀门的龙头地位,连最尖端的先进制程产线都要用它的产品;二是跨界AI液冷的布局终于开花结果,毕竟做流体控制的老本行在服务器液冷领域完全能平移技术优势。CDU(冷液分配装置)是液冷系统中ASP最高环节,由散热器、循环泵以及阀门、管路、接头等组成,#核心组件与主业高度相同;且公司流体系统集成经验丰富,批量供货国内外医药、半导体龙头,CDU仅需食品医药级;24年布局CDU业务,目前客户验证顺利,预计三月获得千万以上订单。头部厂商资本开支大幅上调,带动AIDC及相关液冷市场快速扩容,有望开启公司第三成长曲线:1)液冷渗透率加速提升:数据中心机柜功率密度显著提升,根据我们对25年以来国内31个智算中心投资建设梳理,目前新建单机柜功率普遍都在25Kw以上,头部大厂达到70-100KW水平,传统风冷散热上限为12KW,液冷成为必备品。2)市场规模加速扩张:25年国内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约300亿,25-28年复合增速超20%,其中CDU价值量占比约20%-30%,预计25年市场规模达到75亿元。3)竞争格局:目前市场较为分散,Vertiv(维谛技术)为主要供应商,台湾双鸿、英维克、申菱环境、强瑞技术等均在送样/小批量订单阶段。


LDP技术新机遇  

周末半导体圈突然冒出一个新概念——TSMC(台积电)某员工抛出的LDP(光致抗蚀剂)技术路线。这个原本小众的工艺材料突然被机构热议,核心逻辑在于它可能成为下一代3nm芯片制造的关键耗材。消息一出,福晶科技(光学晶体)、奥普光电(精密光学元件)、茂莱光学(镀膜镜头)等深耕光刻配套的企业直接被推上风口。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条路线恰好与华为昇腾生态形成共振:麦克奥迪作为华为医疗AI设备的核心供应商,其精密结构件可能同步受益;而存储芯片涨价的预期下,百傲化学(电子级化学品)也迎来资金押注。有意思的是,新莱应材也意外出现在讨论名单中——其与某设备大厂的设备零部件合作中,恰好涉及LDP工艺所需的高精度管路系统。这种跨赛道的协同效应,或许会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隐藏彩蛋。

现在市场给新莱的估值明显压得偏低。按最乐观测算,半导体业务2025年就能干到14亿收入,对应70亿市值,这还没算上AI液冷的百亿级市场。更别说全球液冷龙头Vertiv过去三年暴涨558%的先例,新莱这波要是能复制成功,股价空间恐怕得用三位数来计量。


不过市场短期波动确实让人揪心。下周有三大事件值得紧盯:英伟达GTC大会可能推出AI芯片新蓝图,华为昇腾910C的发布或将点燃国产算力热情,美光的财报则可能成为存储芯片涨价的风向标。这些节点就像接力赛,新莱既是AI算力的底层供应商,又深度绑定国产半导体产业链,注定要在每一棒中扮演关键角色。


说到底,在这个技术革命加速的时代,能同时卡住半导体命脉和AI咽喉的企业,注定不会被时代遗忘。就像新莱应材手握的两把金钥匙——半导体阀门打破美企垄断,AI液冷抢占先发优势——即便短期市场情绪起伏,长期看这分明是只被严重错杀的成长白马。毕竟在这个强者通吃的赛道上,技术护城河和产业卡位才是硬道理。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