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管理部:强化公网应急抢通恢复能力和空域保障,加快中大型无人机通信平台建设
「低空经济观察」从应急部获悉,应急管理部近日召开科技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强调,坚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以信息化助推现代化,着力推动应急管理业务模式重塑、方法手段升级、工作流程再造,加快实现智能化、无人化、自动化,更好支撑和保障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与大国应急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实战急需及可能引发重大颠覆性创新的重大项目攻关,统筹创新平台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要构建应急管理装备体系,组织重大装备工程化攻关和“揭榜攻关”,推进“高精特专”装备和“小快轻智”装备研发配备应用,壮大安全应急产业。要构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保障机制,强化公网应急抢通恢复能力和空域保障,加快中大型无人机通信平台建设,确保指挥救援生命线畅通。要深入实施智慧应急战略,加快建设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推进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强应急管理行业大模型,以智慧应急推进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3月21日,应急管理部举行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知识发布会,介绍今年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发布森林草原防灭火有关安全知识。
发布会上介绍,历经70多年发展,中国森林航空消防事业得到长足进步。森林航空消防主要以直升机灭火为主,主要机型包括米-26、米-171、卡-32、直-8系列飞机等。飞机在森林火灾扑救中的主要有三个优势。一是反应速度快,火情能够及早处置。2024年夏季大兴安岭林区在很短时间集中爆发了多起雷击火,由于很多地方没有道路,车辆无法通行,且植被茂密,人和车辆行进都非常困难,这个时候使用飞机灭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飞机能够不受地形限制,直达火场,达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的。二是飞机灭火效率高。以常用的灭火飞机卡-32为例,一个架次能在空中飞行2个小时,执行10次灭火任务,总洒水50吨,是2500个消防队员人工用水量。同时,飞机灭火受地形限制比较小。三是飞机不光能够直接扑灭火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能够运兵,比如森林火灾往前蔓延,指挥部可以根据火势蔓延的方向作出提前预判,通过飞机运兵,把消防队员运到火灾前方,打隔离带阻隔大火蔓延,然后再和后面队伍前后夹击,能够达到迅速灭火的效果。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目前已拥有自主研发的固定翼大型灭火飞机AG-600M,这款水陆两栖灭火飞机可在江河湖海水面上直接起飞,载水量达12吨,已投入试用。此外,还有两架“新舟”60已投入灭火战斗,载水量为6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应用到森林航空消防中,它们可以携带灭火弹直接扑灭山火,同时,在原始林区或者信号不好时,飞到空中带上相应的通信设备组网,可以保持灭火指挥系统通信顺畅。 多项无人装备入选《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工业领域2024版)》2023年9月,工信部、应急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聚焦发展需求急、技术新、市场广的10大重点场景需要的安全应急装备,明确加强研发及应用推广,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其中包括空天地一体化灾情监测和多网融合通信装备、大载荷物资遥控投放装备、搜救及医疗型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应急通信及指挥无人机、灭火型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及重载灭火无人机等多种航空应急救援装备。
《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形成聚焦重点应用场景,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广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显著应用成效的安全应急装备,形成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5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涌现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50家左右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含创建单位),打造竞争力强的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10月,工信部公布《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工业领域2024版)》,四大类共计100项安全应急装备入选。其中包括无人机载三维激光扫描仪、应急搜索机器人、小型应急无人机(平台、载荷、应用系统)、系留无人机照明系统等多项无人装备。针对每一项入选装备,《目录》都明确了其关键技术指标和适用场景及范围。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