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视一圈,大国企,大央企,没有一个拥抱华为,只有一个造面包车都要几乎破产的小康股份,愿意心甘情愿的一心合作。华为的余承东,豪情万丈,那一把干掉BBA的激情演说,至少看了不止十遍。华为倾注全力,成功打造了中国的第一国产高度品牌,问界!
汽车发展五十年,为什么没有发展出一个能打的高端品牌呢?当合资豪华车,用价格高服务差,收割广大车友们的时候,很多人是有苦说不出的。当问界横空出世的时候,这个赛道就变成了不背刺老车主,软硬件都升级的历史变革,简直就是石破天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操作!终将在中国造车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芯片华为的,系统鸿蒙的,智驾华为的,配合华为无敌的通信,配合华为智能化的AI医疗,比如高速上救突发心脏病的车主,无人区的救援等等!安全就是最大的豪华!不是那些东拼西凑的芯片,系统和智驾能比拟的!历史会证明,华为系的汽车智能化才是未来方向!
反观北汽蓝谷,搞个Hi模式,做得半死不活,看到问界的成功,又合作享界。合作享界,又怕影响自己的奔驰销量。合作过程一波三折,搞了半天,只推出一个纯电四座的享界。先不说北方的里程焦虑,就说定位,行政豪华轿车,感情说是为了给官员的配车一样。这定位,这格局,实在不敢恭维,难道你让官员配着司机,高调后排坐着?
与百度合作无人驾驶出租车,与小马智行合作L4自动驾驶,放着华为现成的不好好把握消化,实在搞不明白,ALL IN 享界的口号执行在哪里?这和当时的奇瑞汽车,何其相似,合作智届,优先发展自己的星纪元,没有销量又勉强发展智届,直接把要火爆的智届S7干报废,不然哪有小米Su7那么火爆。换句话说,不是小米SU7多火爆,而是友商太拉胯了的,无形成交了小米。多品牌战略没有问题,关键是多个公司合作智驾,多个公司合作硬件供货,软件硬件不通用,简直是杂乱无章的!我太肤浅,实在看不到希望在哪里?
虽然现在推出了大电池小邮箱的增程车,满足了很多人的期望。但是出来的时间太晚了,错失良机!没有把握一年前,两年前的巨大品牌塑造机会,后面能不能冲出重围,面临巨大的考验,毕竟现在已经是到了智能汽车的淘汰赛!
在说极狐,取名字就上不了台面,你买台极狐,怎么和朋友说?名字不算什么,但是好的名字确实可以影响兴衰,你看看,奔驰,宝马,奥迪,问界,哪怕平民化的,大众等。
打破低端到中高端的瓶颈,需要全面拥抱华为,全心全意的拥抱华为,否则,继续三心两意,将会是万丈深渊,毫无前途!
再说销售推广方面,实在拉胯,好歹出个小定数据,或者搞些热点出来。营销毫无新意,品牌沉淀积累毫无建树!感觉就好像消失沉没一样的。
期待北汽蓝谷,发展顺风顺水,期待北汽蓝谷,股价高歌猛进,32万股东都是潜在的客户。北汽蓝谷的股价,格局有多高,股东买享界的数量就有多大!
写于2025年3月24日晚上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