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海勘探与海洋工程装备**
- **75米级水深海上综合性工程勘测平台**
- 中国电建中南院研发的“520海上勘测试验平台”是国内**数智化程度最高、集成功能最全**的可移动式深海勘测平台,作业水深达75米(极限85米),可支持60人连续25天海上作业。
- 该平台配备**数字孪生系统、智能能效管理系统、数智勘察系统**,可实时监控航行状态、能效及结构安全,提升深海工程地质勘探效率。
- **深远海半潜式漂浮平台稳性求解技术**
- 贵阳院开发了基于**CATIA三维建模**的稳性求解方法,大幅提升深远海漂浮平台(如海上风电、深海采矿等)的设计效率,优化复原力矩曲线计算。
---
### **2. 深海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 **海底自走式静力触探机器人**
-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研发的**履带式静力触探机器人**可在海底自动行走至预定点位进行地质勘探,适用于海上风电、海底管线等工程,解决了传统海床式触探操作复杂的问题。
- **智能巡检机器人**
- 成都院研发的“智成一号”巡检机器人用于**复杂环境下的长距离胶带机智能巡检**,提升深海工程安全监测能力。
---
### **3. 深远海能源开发技术**
- **海上风电与海洋综合能源**
- 中国电建成功建设**首个强台风海域海上风电场**,并探索海上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模式,如韩国Nakwo 1365兆瓦海上风电项目。
- 在深远海风电领域,中国电建参与**深海浮式风电技术研发**,推动半潜式平台在海上风电的应用。
-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开发**
- 虽未直接提及中国电建参与可燃冰开采,但其深海勘探技术(如静力触探机器人)可为可燃冰等深海资源开发提供支持。
---
### **4. 数字化与智能建造**
- **数字孪生与智能建造系统**
- 成都院开发的“智成精工”平台融合AI、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深海工程**三维地质建模、智能施工优化**,如双江口特高堆石坝的智能化填筑。
- **深海观测与数据管理**
- 中南院520平台的**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分析水文、气象数据,提升深海作业安全性。
---
### **5. 深海科研合作与未来布局**
- **参与国家深海科技战略**
- 中国电建积极响应国家深海科技政策(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推动深海装备国产化。
- **深海实验室与科研设施**
- 虽未直接承建深海实验室(如广州2000米级“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但其深海勘探技术可支持类似科研项目。
---
### **总结**
中国电建在深海科技领域的布局涵盖**勘探装备、智能机器人、深远海能源、数字孪生**等多个方向,并依托旗下研究院(如中南院、华东院、成都院)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未来,随着国家深海战略的深化,中国电建有望在**深海采矿、海底数据中心、深海观测网**等新兴领域进一步拓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 1. **铜钴矿资源**
-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项目**
中国电建参与投资开发刚果(金)的SICOMINES铜钴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2.4亿美元,中方持股68%。矿区矿石量约2.2亿吨,预计运营期19年。
- **华刚矿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