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投资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 3 月 25 日,星期二,收盘的钟声已然敲响,我们马上全方位、深入地总结今日盘面的详细情况,揭开市场走势背后的神秘面纱!
今日,A 股 市场的走势可谓是让众多投资者大失所望,各大指数毫无悬念地延续了下跌态势。上证指数与昨日收盘价基本持平,仅有小幅下跌,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深证成指下跌 0.4%,创业板也下跌 0.3%,而科创 50 指数更是跌幅惨重,达到 1.3%,成为重灾区。个股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跌多涨少格局,市场一片惨淡景象,平均股价指数下跌幅度超过 0.5%。很明显,市场并未如大家预期般迎来上涨,而是沿着惯性持续下跌,如同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各大指数日线均以阴线报收,平均股价指数一路下行,多数个股都处于调整状态,投资者们翘首以盼的反弹,终究还是没有出现。
不过,今日盘中倒是出现了一段较为引人注目的日内反弹。尤其是下午开盘后的前半个小时,市场仿佛突然注入了一股神秘力量,反弹力度十分强劲,各大指数一度接近翻红,上证指数更是完全翻红,创业板指数也曾短暂翻红,这一瞬间,仿佛给投资者们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然而,好景不长,随后市场便再度进入下跌通道,希望瞬间破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若我们仔细对比今日下午开盘头半个小时与昨日下午头半个小时的量能,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今日下午前半个小时的上涨竟然是缩量反弹。这可不是个例,昨天收盘前半小时的大阳线以及上周五最后半小时的大阳线,同样处于缩量状态。
换句话说,昨天下午相较于前天没有放量,所以今天开盘后市场就开始下跌;今天下午头半个小时的上涨相较于昨天依旧缩量,因此今天下午后一个半小时市场继续下跌。而且,今日全天量能相较于昨日明显萎缩,差距之大令人咋舌。昨天市场总成交额为 14700 亿,而今日还不到 13000 亿,缩量近 1800 亿。那么,如此明显且严重的缩量,是不是就意味着市场已经见底了呢?在这里,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给大家详细普及一下量价关系的应用常识。
许多投资者都秉持着“地量见地价”的观点,认为当最近量能萎缩到相对较低位置时,价格也就到底了。但实际上,这种判断大错特错!要知道,如果未来市场继续下跌,量能持续萎缩,那又怎么能断定今日就是底部呢?所谓“地量见地价”,真正的含义是量能萎缩到极致,价格也跌至低位,其界定可不是简单依据当前量能低就判定是底。而是要等到市场上涨后,未来能够实现量价齐升,确定未来量能持续增长,前期量能处于调整状态,当前位置是量能由跌转涨的转折点,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底。所以,在量能未形成持续放大之前,仅仅因为当前量能低就判定市场见底,这同样是错误的判断。
这就好比在上升趋势中,只要上涨时量能稳定增加,就不能仅仅因为量能创新高就认定市场见顶,毕竟只要未来还能有更高的量能,股价就仍有上涨空间。当下亦是如此,如果未来还能出现更低的量能,股价也就可能跌至更低价位。今日量能持续萎缩,价格继续调整,这充分表明市场下跌过程仍在延续,未来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极大,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危险正在悄然降临。所以,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普通投资者务必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谨慎对待每一次投资决策。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