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时代的浪潮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目标的重任。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国企名录的建设工作,多部门先后发布一系列相关通知文件,要求建立国有企业名录。2024年,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文件,进一步明确由财政部负责全国国有企业名录的汇总建立和管理维护。国企名录的建立,犹如为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大篇章筑牢坚实基石,具有深远而多维的重要意义。

一、夯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工作基础
01 全面掌握企业动态
建立国企名录能够实时跟踪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变动情况,包括企业的设立、合并、分立、注销等重大事项。这有助于及时更新国有企业的信息,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数据基础始终保持最新且最准确的状态。
02 摸清国有资产底数
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离不开准确的数据支持。通过国企名录,可以精准地摸清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底数。这使得企业运营情况及国资管理情况能够更全面地纳入国有资产报告内容,有效避免信息遗漏或重复统计的情况发生。
03 提升国有资产报告质量
以准确的国企名录作为基础,国有资产报告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各类国有资产和管理的基本情况。这有助于持续提高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质效,为各级人大和全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国有资产监督依据,助力精准施策。
二、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重要依据
各级财政部门可以依据本地区国有企业名录,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现全覆盖。名录中的企业信息为财政部门提供了明确的预算编制对象,通过名录能够确定哪些企业需要纳入预算范围,避免出现预算遗漏的情况。
02 提供收支预算测算支撑
加强国有企业名录管理,以及通过国企名录定期统计所出资企业的数量、资产权益、损益等情况,能够为收支预算测算提供有效支撑。这些统计数据是预算编制的关键依据,可以帮助财政部门合理安排国有资本的收入和支出。
三、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通过国有企业全级次名录进一步理顺产权和管理关系。名录可以清晰地展现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包括各级子公司的股权关系等,这对于明确企业的管理责任和产权归属至关重要。
02 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结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名录能够助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根据名录中的企业信息,可以分析国有资本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流动。
03 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优化后的国有资本布局能够为国有企业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提升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名录中的企业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等方式,在新的产业布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04 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作用
通过名录引导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将显著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和带动作用。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名录可以帮助集中国有资本,切实确保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四、认定国有企业身份的重要参考和管理基准库
01 准确认定企业身份
国企名录是认定国有企业身份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各类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中,明确企业性质至关重要,名录可以提供权威的判定依据,区分国有企业和其他类型的企业。
02 作为管理基准库
名录作为管理基准库,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名录中的企业信息制定统一的管理政策和监管措施,避免因企业信息不一致而导致的管理混乱。
五、强化国有经济统计监测
01 动态监测国有经济运行情况
监管部门可以依据国企名录,研究完善国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动态监测、 深入分析、科学研判国有经济运行情况,洞察国有经济的发展趋势、行业竞争态势、市场需求变化等关键信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02 优化存量资产配置
监管部门以国有企业名录为基础, 全面掌握本地区企业国有资产底数,统筹推进存量资产盘活以及低效无效资产处置。
久其国有企业名录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