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日的上海街头,共享单车与新能源汽车交织的车流中,"永久" 自行车的身影已难觅踪迹。这个曾承载着几代中国人出行记忆的民族品牌,在陈荣父子的资本运作下,正一步步沦为资本市场的提款工具。从虚假增资到违规担保,从主业凋零到加盟商维权,曾经的 "自行车王国" 缔造者,如今却深陷信任危机与经营泥沼。
骑行文化掀起热潮,2025年上海国际自行车展数据显示,公路车销量同比激增147%,喜德盛、坎普等品牌凭借轻量化车架、精准变速系统和空气动力学设计,占据大量市场份额。而永久公路车却被骑行爱好者戏称为"工业垃圾"—— 其车架几何停留在20年前的通勤车标准,刹车系统与变速套件大多采用小作坊代工的劣质配件,车身重量比同价位竞品多出30%,质量大不如前。
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永久的困境折传统制造业转型的深层矛盾。当喜德盛通过数字化工厂实现年产 50 万辆高端公路车,当崔克、闪电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永久公路车业务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当行业标杆捷安特、美利达通过赞助环法赛事提升技术时,永久的品牌运营却陷入魔幻现实主义。其推出的 "王者荣耀联名款" 公路车,在电商平台月销不足百台,车身涂装的游戏元素与公路车用户的专业需求严重错位。
永久需要直面两个残酷现实:其一,公路车市场已进入技术驱动的红海竞争,靠贴牌代工和资本运作难以为继;其二,消费者对老字号的情感溢价正在消失,没有产品力支撑的情怀营销终将失效。当年轻人愿意花万元购买碳纤维公路车时,永久还在卖千元级的工业垃圾,这种错位不是靠情怀就能弥补的。
或许,永久的救赎需要彻底告别家族式资本运作,回归实业初心。没有一家企业能靠资本游戏长青,尤其是承载着民族记忆的老字号。当务之急,是引入专业管理团队,重建经销商信任,用创新产品重塑品牌价值。否则,这个曾与新中国同行的自行车品牌,终将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