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6日,A股已有9家公司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被实施ST,*ST旭蓝更成为年内首只“面值退市股”。而随着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一批高危股正在加速浮出水面。
本文将从退市新规核心规则、高危股避雷策略、典型案例警示三部分,为投资者提供一份“生存手册”。
一、退市新规核心规则
2025年退市新规的核心逻辑是“应退尽退”,通过财务、交易、规范、违法四大类指标精准打击问题公司。规则要点如下:
财务类退市:亏损+低营收
营收+净利润组合杀:主板企业若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科创板/创业板低于1亿元,连续两年即退市。
净资产为负即触发:2024年末净资产为负的公司(如*ST新研),直接进入退市流程。
财务造假“一票否决”:若虚假记载金额超5亿元且占比超50%,直接退市,如ST联创虚增数亿营收被ST。
交易类退市:流动性枯竭
“1元退市”:连续20日股价低于1元(如*ST旭蓝提前锁定退市)。
市值蒸发至3亿/5亿:主板市值连续20日低于5亿,双创板低于3亿。
股东数不足2000人:股权分布不达标直接退市。
规范类退市:公司治理乱象
财报披露异常:未按时披露年报、财报被半数董事质疑真实性,如ST香雪关联资金占用48亿元。
资金占用红线:控股股东占款超2亿元或净资产30%即触发。
重大违法类退市:零容忍打击造假
欺诈发行、年报造假超10亿元或连续3年虚增利润100%的公司,直接退市。例如ST朗源虚增利润43%被罚500万元,董事长禁入市场。
二、避雷指南:五步识别高危股
Step 1:紧盯财务“死亡交叉”
避雷指标:营收<3亿(主板)/1亿(双创板)+净利润为负。
典型案例:东晶电子因营收不足3亿且亏损,3月26日变更为*ST东晶。
应对策略:剔除近两年扣非净利连亏、现金流持续为负的企业。
Step 2:远离“僵尸股”流动性陷阱
高危信号:股价长期低于1.5元、日均成交量<10万股、市值<8亿元。
数据佐证:2024年退市公司中,86%的个股退市前市值低于10亿元。
操作建议:用“市值>20亿+日均成交额>5000万”过滤流动性风险。
Step 3:解剖审计报告“话外音”
非标意见=退市前兆:若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如ST中青宝),次年未整改即退市。
关键细节:关注审计师是否质疑关联交易合理性、资产减值计提充分性。
Step 4:排查“历史污点”公司
重点名单:曾因信披违规被处罚、实控人涉诉、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的企业(如ST香雪实控人被罚千万)。
数据工具:利用证监会行政处罚库、交易所监管问询函数据库筛查。
Step 5:警惕“年报季”连环雷
时间窗口:4月30日前年报集中披露期,中科云网、川大智胜等已提示可能被ST。
逃生通道:对于预亏且营收踩线的公司,建议在年报预告发布前减仓。
三、血泪案例: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ST联创:造假上市的代价
2017-2019年通过虚构收购标的虚增数亿元营收,2025年被ST后股价连续“20cm”跌停,封单量达143万手。教训:对频繁跨界并购、业绩承诺异常精准的公司保持警惕。
*ST旭蓝:面值退市无路可逃
因股价连续14日低于1元,即使后续6日涨停也无法重回1元,成为2025年首只面退股。启示:切勿盲目抄底低价股,需结合市值、成交量综合判断。
ST朗源:小公司的大谎言
2019年虚增利润1816万元(占当期利润43%),被罚款500万元,董事长市场禁入。警示:净利润率畸高(如超过行业均值50%以上)可能隐藏造假。
四、退市流程:从ST到老三板的“死亡倒计时”
风险警示阶段:首次触及财务指标→ST;连续两年→*ST。
暂停上市:*ST后次年仍不达标,股票停牌。重大违法公司暂停上市后,1年内终止上市。
退市整理期:主板进入15个交易日整理期(创业板/科创板无此阶段),股价通常暴跌50%-80%。
退市后去向:转入老三板(代码400开头),流动性近乎枯竭,散户极难脱手。
2025年的A股,注定是劣质公司的该出清就出清之年。唯有深刻理解退市规则、建立科学排雷体系,方能在这场“生存游戏”中全身而退。
#炒股日记##社区牛人计划# $*ST东方(SH600811)$ $*ST东晶(SZ002199)$ $ST朗源(SZ300175)$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