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最近这段时间,美股科技股受到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行情出现了剧烈震荡,而A股和港股却展现出相对韧性。年内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到23%左右,领跑全球主流市场指数,不过近日行情接连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那么在经过了大涨之后陷入调整的港股科技还值得布局吗?

当前值得留意的是市场资金的板块轮动。在科技股阶段性高位背景下,部分资金开始转向配置性价比更高的消费及顺周期领域。这一动向既受益于近期促消费政策的密集落地对估值的催化作用,也源于消费板块自身所处的历史估值低位带来的安全边际。

不过,消费板块能否顺利承接科技股行情成为新主线,仍需持续观察基本面支撑。核心矛盾在于当前经济复苏动能不足,1-3月CPI、PPI等通胀指标持续疲软,尤其是三月数据进一步印证内需恢复偏慢的态势,而一季度GDP平减指数-0.7%的表现,已连续8个季度为负值,而消费类顺周期资产的股价表现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因此尽管科技板块短时间内处于较低位置,但是中长期来,其依旧会是市场的主线之一。而这样看来,尽管短期内科技股可能存在高位震荡的风险,但是其基本叙事逻辑还是相当坚挺的。一方面,以阿里为代表科技巨头持续投入AI模型及应用;另一方面,新兴公司例如DeepSeek、Monica的AI模型及AI工具将不断提升Al的可用程度,推动技术实用化进程。类比2022海外美股ChatGPT发布之后,科技板块大级别的行情延续了整个2023至2024年。

而港股科技相较于A股科技来说的弹性更大,投资性价比更高。首先从成分股来看,港股互联网龙头兼具“AI+数据+场景”三重属性,成为国际资本眼中的“AI核心资产”。而A股硬科技企业虽技术领先,但国际知名度与数据资产规模相对不足,导致估值弹性受限。另外则是从海外端来看,若海外经济衰退预期强化,全球流动性可能持续宽松,港股的无风险利率下行将直接推高估值。

因此在当前时点,港股科技板块虽经历短期快速上涨后的技术性调整,但其战略配置价值依然凸显。AI技术革命的产业浪潮、互联网龙头的转型决心以及全球流动性可能的边际宽松,共同构筑了港股科技的中长期投资逻辑。相较于A股科技板块,港股市场在互联网龙头的稀缺性、估值安全垫及全球资金流动性敏感度上具备显著优势。想要把握这一机遇的朋友们不妨看看摩根恒生科技ETF联接C( $摩根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8578)$ 018578)。

 #机器人概念股大涨,反弹还是反转?##深海科技会是下一个低空经济吗?##随时随地,妙想一下!来晒你的AI炒股作业##可控核聚变发展提速!概念股有哪些?##同比增长185.9%!泡泡玛特2024年业绩出炉# $上证指数(SH000001)$ $恒生科技指数(HS|HSTECH)$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