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国际机构观点—穆迪:特朗普政策加剧财政弱化

建信AI——投资全球领先科技

1# 周二,穆迪评级机构发出严峻警告,继2023年11月将美国AAA评级展望下调为“负面”以来,称美国的财政状况已“进一步恶化”,正走向“持续多年的衰退”。

穆迪:特朗普政策加剧财政弱化:

尽管穆迪承认美国经济具有“非凡”的韧性,美元和美国国债市场是全球金融体系的支柱,但分析师同时警告,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包括全面关税和减税计划——可能对政府收入造成弊大于利的影响。穆迪表示,美国的“债务可承受能力仍然明显弱于其他AAA评级和高评级的主权国家”:“持续高关税、无资金支持的减税以及经济尾部风险可能对信贷产生负面影响,削弱了这些强大优势继续抵消扩大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可承受能力下降的前景。”“实际上,即使在非常有利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下,财政弱化可能仍会持续。” #DeepSeek V3模型完成小版本升级# $建信新兴市场混合(QDII)A(OTCFUND|539002)$ $建信新兴市场混合(QDII)C(OTCFUND|018147)$ $建信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C人民币(OTCFUND|012752)$

穆迪进一步指出:“美国政府在贸易、移民、税收、联邦支出和监管方面的政策议程不断演变,可能会重塑美国和全球经济的部分领域,并产生重大的长期影响。”美国的信用评级受到密切关注,因为它在国家债务可负担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较高的评级和积极的前景通常意味着较低的借贷成本。@天天基金网 @天天精华君 @天天话题君

令人担忧的是,这一警告正值国会山和特朗普政府内部就“如何使美国走上更可持续的财政道路”展开激烈辩论之际。分析师和投资者警告称,美国快速上升的债务和赤字最终可能削弱对美国国债的需求,而这正是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石。相关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的财政年度,联邦预算赤字达到1.8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8%。去年年底时,全球最大债券管理公司之一的Pimco曾表示,“可持续性问题”已使其对购买长期美国国债持谨慎态度。

2# 2025年3月25日,高盛资产管理最新发布第十四届全球保险调查《重大转向》。调查显示在不断变化的地缘环境背景下,全球大多数保险机构担心通货膨胀对其投资组合的影响。52%的受访保险公司视通胀为最大的宏观经济风险,高于2024年的42%,几乎重回2023年水平。尽管市场可能受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保险公司对私募资产的配置需求仍然强劲,最受关注的是:高盛资产管理调查显示58%的保险公司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私募信贷的配置。

高盛买方部门的调查显示,保险公司认为,会对其投资组合构成风险的前五大宏观经济问题为:通货膨胀(52%)美国经济放缓/衰退(48%)信贷及股票市场波动(47%)地缘环境(43%)关税/贸易(32%)。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亚太区保险公司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或维持整体组合。与2024年相似,亚太区内保险公司对信贷风险的偏好仍然最高,为42%,而美洲为16%,欧洲、中东和非洲为18%。

亚太区保险公司对非流动性资产的需求也有所增加,流动性风险的净增加从2024年的7%增长到了30%。在预计未来12个月总回报最高的资产类别中,保险公司表示看好私募资产。私募信贷(61%)连续第二年名列榜首。第二至五名分别为:美国股票(57%)、私募股权(55%)、二级市场私募股权(30%)、高收益债券(28%)。

83%的保险公司预期标普500指数在2025年会带来正回报。然而,在标普500于2023年上涨26%,又于2024年录得25%的涨幅后,预计今年增长将放缓:50%的受访者预期标普500指数年内上升5%至10%;只有15%受访者认为其上升幅度会在10%至20%之间。只有17%的保险公司计划增加对美国股票的配置,10%计划增加对欧洲股票的配置。在固定收益方面,35%的保险公司预期在2025年将增加久期风险,低于一年前的42%,这一转向谨慎乐观的态度显示出,未来利率环境对寻求收益的投资者仍具吸引力。

68%受访者认为运营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是保险业内并购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日益普遍的AI应用将提高效率,可能推动进一步的行业整合:90%的保险公司目前正在使用或考虑使用AI,高于2024年的80%。在计划采用AI应用的受访者中,81%表示降低营运成本是其主要考量。

这份调查于2025年1月至2月进行,受访者为405名保险公司首席投资官和首席财务官,达该系列调查历史最高人数。受访保险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1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保险资产总额的一半。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日期2025年3月26日。

风险提示:部分个股讯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