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嘉微(300474.SZ)2025年3月26日走势分析与投资策略
一、资金面与主力动态
1. 近期资金流向
主力资金连续三日净流出,3月26日净流出1775万元,近5日累计流出超5.4亿元,显示机构短期对该股态度谨慎。技术面显示筹码分散,主力轻度控盘,短期资金博弈特征明显。游资与散户资金分歧加剧,游资净流出4542万元,散户资金则呈净流入状态。
2. 机构持仓变化
大基金一期持续减持,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持股比例降至6.1%,机构持仓总量不足流通股1%,反映市场对其短期业绩与行业竞争的担忧。
二、基本面与行业地位
1. 核心竞争力
作为国内GPU龙头企业,景嘉微拥有JM5400、JM7200、JM9系列等自主知识产权芯片,覆盖军用图显、小型雷达及AI计算领域,是国防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重点单位。其景宏系列高性能智算模块支持AI训练与推理,填补了国产高端算力空白。
2. 财务表现
- 营收与利润: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41亿元,同比微降5.99%;归母净利润2387万元,同比增长53.28%,但基数较低。
- 业务结构:图形显控占比68.67%(传统优势领域),芯片业务占比20.03%(增速53.28%),雷达业务受订单波动影响下滑50.73%。
- 研发投入:上半年投入1.26亿元,占营收36.01%,申请专利224项,但与寒武纪(5年50亿)、海光信息(5年48亿)相比仍有差距。
三、技术面与关键点位
1. 趋势分析
股价近期围绕81.70元支撑位震荡,短期超跌反弹后遇阻年线压力。MACD指标绿柱缩短,RSI处于40-60区间,显示多空力量均衡。筹码分布显示平均成本91.89元,上方套牢盘密集,需放量突破95元方能打开上行空间。
2. 短期支撑与阻力
- 支撑位:81.70元(前期低点)、76.50元(2024年平台)。
- 压力位:95元(年线)、105元(机构目标均价)。
四、消息面与行业环境
1. 核心事件
- 产品进展:景宏系列高性能智算模块研发成功,适配DeepSeek等大模型,但未披露具体参数,市场对其性能存疑。
- 定增项目:拟募资39.74亿元布局高性能GPU芯片,尚未获证监会批复,进度不及预期。
2. 行业动态
景嘉微近期重大合同与中标项目分析(2025年一季度)
1. 某型图形显控模块及计算模块项目
- 中标时间:2025年1月
- 项目内容:景嘉微成功中标某型图形显控模块及计算模块研发与供应项目,覆盖高性能图形处理与计算能力,服务于特定领域需求。
- 项目意义:体现公司在图形处理与计算领域的技术实力,巩固其在军工及高端市场的地位,为后续拓展同类项目提供标杆案例。
2. 某重要客户图形处理模块采购项目
- 中标时间:2025年3月
- 项目内容:景嘉微击败竞争对手,获得某重要客户的图形处理模块采购订单,要求提供高可靠性、高性能的模块以满足特定场景需求。
- 项目意义:强化与战略客户的合作关系,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为公司带来持续收入增长。
3. 技术适配性进展
- 景宏系列产品适配:景宏系列高性能智算模块已适配国内外主流CPU、操作系统及服务器厂商,支持DeepSeek等大模型,覆盖全参数规模模型应用,无需复杂配置,为中标项目提供技术保障。
对公司的影响
- 技术验证:中标项目均涉及高端技术,验证了景嘉微在图形处理、AI计算领域的研发能力与产品竞争力。
- 市场拓展:项目覆盖军工、通用计算等领域,为公司从专用向“专用+通用”战略转型提供支撑。
- 业绩弹性:订单落地将直接贡献收入,若后续大规模商业化,或显著改善财务表现。
风险提示
- 订单执行周期:军工及高端项目周期较长,收入确认可能滞后。
- 技术迭代压力: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与国际竞品的竞争力。
- 全球GPU市场2020-2024年复合增速32.8%,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 英伟达对华出口限制趋严,国内智算中心建设加速(2024年上半年招投标事件同比增407%),为景嘉微提供政策窗口期。
五、后市研判与投资策略
1. 短期风险与机会
- 风险:传统业务持续低迷、定增落地不确定性、研发投入产出比低于预期。
- 机会:AI算力国产化政策红利、景宏系列产品潜在订单突破。
2. 操作建议
- 短期:观望为主,关注81.70元支撑有效性,若跌破则止损;反弹至95元附近可减仓。
- 中长期:逢低布局(76.50元以下),跟踪定增进展及景宏系列商业化节奏,若订单落地或技术突破可提升仓位。
景嘉微短期受资金流出与业绩压力拖累,长期受益于国产GPU赛道高景气度,但需警惕技术迭代与行业竞争风险。重点关注量能变化及政策催化信号。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