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永辉超市(SH601933)$      

永辉超市(601933)在“人工智能+消费”及“新质生产力”风口下的疲软表现,本质是商业模式与风口红利的错配,叠加主力资金对零售赛道价值重估的抛弃,形成“猪都难飞”的尴尬局面。

------

一、风口逻辑:新质生产力≠传统零售简单“贴标签”

  1. 技术应用与业务协同性不足

尽管永辉尝试用AI优化库存管理(如动态补货算法)

7,但其生鲜业务核心痛点——损耗率高达30%

5——需要物联网传感、冷链自动化等重资产投入,而非单纯算法优化。相较之下,海尔智家(通过AI构建智慧家庭生态)、科沃斯(AI视觉导航清洁机器人)等企业,其AI技术直接嵌入产品功能迭代,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7,而永辉的AI改造仅停留在降本层面,难以创造新增量。

  2. 新质生产力对传统零售的颠覆性不足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主导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2

6,而永辉仍依赖人力密集型门店运营(2024年员工成本占比营收18%),与山姆、Costco等通过数字化供应链(AI预测+自动化仓储)将人效提升3倍的模式形成代差

5。当风口聚焦“AI+硬件”(如智能家居、机器人)时

7,资本更愿追逐技术护城河明确的标的,而非传统零售的局部改良。

------

二、资金逻辑:零售赛道遭系统性抛弃,主力“宁追飞猪不救困兽”

  1. 主力资金撤离传统消费,转向硬科技

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对零售板块配置比例降至2.1%(2020年峰值8.7%),而人工智能(算力、大模型)及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配置比例跃升至22%

6。永辉股东中机构持仓比例已不足9%,缺乏主力资金托底,游资炒作也因业绩暴雷(2024年亏损14亿元)望而却步

5

8。

  2. 散户化筹码结构加剧波动

截至2025年3月,永辉股东户数超52万,户均持股仅1.2万股,远低于山姆母公司沃尔玛的机构主导结构(户均持股23万股)

7。当风口来临,散户跟风追涨科技股(如智能驾驶概念股单日换手率超30%

4),而永辉因缺乏赚钱效应被边缘化,形成“越无人问津越阴跌”的负反馈。

------

三、估值逻辑:困境反转叙事破灭,风口溢价难以覆盖风险

  1. 亏损扩大击穿估值底线

永辉动态市销率(PS)仅0.15倍,看似“低估”,但连续四年亏损且现金流恶化(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7.3亿元),已触及A股“持续亏损+高负债(87%)”企业的估值黑洞

5。相比之下,AI消费电子企业(如科大讯飞)即使短期亏损,但因技术壁垒获得PS 5倍以上的溢价

7。

  2. 政策红利难以直接输血

尽管政策鼓励“人工智能+消费”

7,但资金更倾向补贴技术研发端(如AI芯片税收减免),而非终端场景应用。永辉的智慧零售转型(如电子价签、自助收银)需自筹资金,在负债率高企下,市场担忧其投入能力

8。

------

结论:永辉困局是“错配风口”的典型样本

当风口属于**“技术创造需求”(如AI驱动的新硬件)时,永辉“技术优化供给”**的路径是否能获得资本认可?与其归咎于反思传统零售在生产力变革中的定位——要么像Costco一样用技术重构供应链效率,要么像胖东来一样用极致服务建立不可替代性,不如确信“主力”是豕(sh)。

3

8,难怪在风口轮动中,股价连续阴跌,逐渐加速边缘化。

策略建议:关注永辉2025年闭店计划(目标50家)及资产负债率变化,若季度现金流回正,或存在超跌反弹机会;中长期则需观察其能否引入战略投资者,推动供应链AI化实质性升级,观察主力资金是回流,以及增量资金进场信号

5

7。当前4.7元附近仍宜观望(不怕死就满仓),等待基本面拐点信号,以及主力资金动向。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