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豆包
壳牌在荷兰的环氧丙烷工厂停产事件对维远股份的影响可从**供需格局、产能结构、价格传导**三个维度分析:
一、事件背景:全球环氧丙烷供应缺口扩大
- 壳牌荷兰工厂停产:壳牌位于荷兰的21万吨/年环氧丙烷(PO)装置因技术问题停产(不可抗力),叠加利安德巴塞尔与科思创永久关闭荷兰30万吨/年装置、陶氏关闭美国55万吨/年装置,2025年全球环氧丙烷产能退出超100万吨,供需缺口达100万吨,推动国内价格单周上涨超15%(从7750元/吨涨至约9000元/吨)。
二、维远股份的受益逻辑
1. 产能正常+技术优势
- 维远股份3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HPPO法)已正常生产(2025年3月19日官方回应),且工艺为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HPPO),属于国家鼓励的环保工艺(氯醇法产能面临淘汰),成本和环保优势显著。
- 国内环氧丙烷产能中27%为氯醇法(约160万吨),将于2025年底前逐步淘汰,维远的HPPO法产能更具长期竞争力。
2. 填补海外缺口+出口潜力
- 中国此前环氧丙烷出口量极少(因氯醇法禁止出口),但壳牌等欧洲工厂停产后,欧洲市场需转向低价地区采购,维远的HPPO法产品符合出口标准,有望开拓海外市场,实现0-1的出口突破。
3. 价格上涨直接增厚利润
- 环氧丙烷价格从2025年初约6000元/吨涨至9000元/吨,维远作为一体化龙头(配套丙烷脱氢项目),成本控制能力强,毛利率有望显著提升。
三、风险与挑战
1. 国内产能竞争
- 红宝丽(25万吨/年,CHP法)、滨化股份(27万吨/年,氯醇法)等企业也在扩张产能,若供需缺口不及预期,价格涨幅可能受限。
2. 维远股份的投产节奏
- 尽管公司称装置“正常生产”,但部分信息显示其30万吨项目曾处于试生产准备阶段,需确认产能释放进度是否滞后。
结论:短期利好,长期受益于行业整合
- 短期:壳牌停产导致环氧丙烷价格上涨,维远作为国内HPPO法产能龙头,量价齐升逻辑成立,业绩有望改善。
- 长期:欧洲产能退出+国内氯醇法淘汰,行业供需格局重塑,维远的技术壁垒和一体化优势使其成为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受益者。
相关标的对比(2025年数据):
表格
公司 环氧丙烷产能(万吨/年) 工艺 成本优势 出口资质
维远股份 30 HPPO法 配套PDH项目 允许出口
红宝丽 25(技改中) CHP法 全产业链一体化 允许出口
滨化股份 27 氯醇法 自备电厂 受限
注:维远股份当前市值较低(约150亿元),弹性较大,但需关注产能实际释放情况及出口订单落地。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