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周三A、H股市场遭遇“滑铁卢”,股价双双暴跌超5%,单日跌幅创下年内之最。作为A股银行板块的“标杆”,招行此番大幅下跌,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市场中激起千层浪,引发投资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招行官方年报数据,以及市场各方反馈,从多个维度抽丝剥茧,深入剖析此次大跌背后的真相。


一、年报数据敲响警钟:增长乏力,隐忧渐显


营收双年下滑,核心业务受挫

2024 年,招行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微降0.48%,营收连续两年陷入负增长泥潭。

深入分析各项业务数据,情况更不容乐观: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58%,净息差从2023 年的2.15%大幅降至1.98%,跌破2%心理关口。

与此同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滑14.3%,曾经风光无限的财富管理、零售贷款等核心业务,如今也面临巨大压力。


零售业务失速,不良率攀升

零售金融作为招行的“金字招牌”,2024年税前利润同比下降9.56%。消费贷、小微贷款等领域的不良率呈上升态势。尽管整体不良率仍维持在0.95%,但在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的大背景下,市场对零售贷款风险的担忧与日俱增,担心后续风险会进一步暴露。


净利润增速低迷,增长难以为继

虽然通过成本控制实现了利润正增长,但营收端的疲软,让市场对招行“高成长性”的期待化为泡影,净利润增速仅为1.22%,远低于市场预期。


二、分红不及预期:高股息逻辑受阻,投资者用脚投票


招行宣布派发504.4亿元现金红利,分红比例35.32%,较上年略有提升,并计划在2026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然而,市场对此并不买账,甚至认为分红方案“远不及预期”。

在当前银行板块平均股息率超5%的大环境下,招行股息率按现价计算仅4.7%,吸引力大打折扣。此外,相比交行、平安银行等明确承诺未来三年分红比例在30%-35%,招行的分红政策显得较为保守,在资本补充压力下,投资者对更高分红比例的期待落空。


三、宏观与行业阴霾笼罩:息差收窄,挑战重重


经济复苏乏力,信贷需求萎靡

居民消费信心恢复缓慢,企业贷款需求阶段性不足,这对以零售业务为主的招行造成了直接冲击,信贷投放面临困境。


利率下行挤压利润空间

2024 年,央行多次降息,叠加存量房贷利率调整,银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招行净息差已降至1.98%,在未来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净息差可能进一步收窄,压缩利润空间。


“资产荒”加剧,行业竞争白热化

信贷投放愈发谨慎,非息收入增长乏力,银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持续下行。尽管招行在同业中表现较为突出,但从中长期来看,依然面临巨大压力。


四、机构观点激烈碰撞:短期阵痛,还是长期拐点?


悲观派:前景黯淡,下行风险犹存

中金、浙商证券等机构较为悲观,认为2025 年招行营收可能继续负增长,净利润增速可能低至1%,市净率(PB)估值也可能进一步下探。


乐观派:曙光初现,价值终将回归

国信证券、中信建投则相对乐观,指出招行客群优势依然稳固,私行客户增长13.6%,资产质量稳健,拨备覆盖率达411.98%。他们认为,招行经过短期调整后,股息率吸引力将逐步回升,建议关注中期分红带来的投资机会。


五、未来何去何从:能否重塑“零售之王”辉煌?


转型迫在眉睫,寻找新增长点

招行计划在2025 年将贷款增速提升至7%-8%,并重点拓展财富管理、跨境金融等中间业务。然而,手续费收入增长瓶颈依然存在,转型之路充满挑战。


政策成为关键变量,决定复苏节奏

若居民消费回暖、房地产政策放松,零售贷款不良率有望得到改善;反之,经济“弱复苏”可能延长招行的业绩修复周期。


市值管理可期,助力估值修复

招行即将推出《市值管理制度》,参考交行、平安银行的成功经验,稳定分红、加强投资者沟通,有望成为招行估值修复的关键。


结语

招行此次大跌,既是市场对其短期业绩的直接反应,也折银行业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面临的普遍困境。

对于投资者而言,招行的长期价值,取决于其能否在零售业务领域实现“二次腾飞”,以及宏观经济的回暖程度。

在短期市场波动中,高股息策略与基本面修复之间的博弈将持续上演。投资者不妨密切关注4月经济数据和行业政策动态,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

#招商银行罕见大跌!究竟发生了什么?#   $招商银行(SH600036)$   #热点解析#  #投资随笔#  #基本面分析#  #社区牛人计划#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