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扩大出入境消费 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更好发挥免税店和离境退税政策作用、办好各类大型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提升消费供给品质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年内22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常态化退市格局加速形成
随着今年退市新规的全面实施,上市公司若触及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财务造假等情形,将立即面临退市风险警示,特别是被*ST处理后,其退市风险将大幅攀升。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年内已有22家上市公司发布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相关公告,相比去年同期的3家,这一数量显著增长。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度扩围 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三行业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也是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启动以来首次扩围。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
小米、比亚迪等纷纷推出“补血”计划 今年以来港股再融资规模逾千亿港元
3月25日早间,小米集团-W发布公告,按“先旧后新”方式配售8亿股股份,共募资约425亿港元。当日,小米股价巨震,跌超6%,成交额创下718亿港元的天量纪录。业内人士认为,港股市场是优质企业再融资的“沃土”,今年以来港股再融资规模已超1100亿港元,远高于IPO融资额。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高、全球化布局加速,再融资成为企业“补血”的重要渠道。
监管执法“长牙带刺” 为投资者权益提供法治保障
日前,证监会通报,对*ST普利重大财务造假案依法从严行政处罚,并表示“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实施全方位、立体化追责”。与此同时,证监会公布的《中国证监会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在2025年的工作安排中提到“把投资者保护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的全流程各方面”。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敬请投资人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以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不对这些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