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概念蠢蠢欲动。这个产业链炒作N年了。有一个点被忽视了,就是半导体芯片生产的无尘车间建设相关。以下是具体分析。
另外科普一下。这个行业是拿钱堆出来的。客户和供应商都相对稳定。不像地产行业谁都能干。也不会有客户去冒险更换供应商。实际上,这个技术并不复杂,如在生物医药领域,百级的环境要求是经常碰到的。但是对于芯片这个特殊领域。没做过的供应商,你是不敢让他尝试的。所以就形成了半垄断的感觉。
一、洁净室工程龙头企业
1. 亚翔集成
行业地位:国内洁净室工程领军企业,专注半导体、光电等领域高端无尘车间建设,市场份额约20%-25%。
技术优势:拥有30余年洁净室工程经验,承接中芯国际、联华电子等头部晶圆厂项目,技术覆盖高洁净度(如百级、千级)车间设计与施工。
业绩表现:2024年营收53.81亿元(同比+68%),净利润6.36亿元(同比+121%),在手未完工订单达111.6亿元,覆盖国内及新加坡市场。
政策催化:受益于“双碳”战略及半导体国产替代需求,大基金三期投资加速晶圆厂扩产,直接拉动洁净室工程业务。
二、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配套企业
1. 至纯科技
业务延伸:子公司珠海至微在高新区建设半导体零部件清洗项目,配套晶圆厂无尘车间,提供关键设备清洗服务,年产能36万件。
技术协同:母公司至纯科技在半导体清洗设备领域技术领先,可联动洁净室工程需求,形成产业链闭环。
三、区域产业链集群受益标的
1. 中芯国际
扩产需求:上海、无锡等地扩建12英寸晶圆厂,单厂洁净室工程投资占比约10%-20%,间接带动亚翔集成等企业订单。
技术升级:5nm以下先进制程对洁净度要求更高,推动洁净室技术迭代。
2. 沪硅产业
材料配套:300mm大硅片产能扩建需高洁净度生产环境,其厂房建设需求与洁净室工程企业形成协同。
四、潜在关联企业
1. 北方华创
设备需求: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需在无尘车间安装,洁净室工程为其设备提供环境保障。
2. 华海清科
国产替代:CMP设备国产化推动晶圆厂扩产,间接提升洁净室建设需求。
核心逻辑: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目标2030年自给率70%)、晶圆厂资本开支高增(单厂投资超百亿元)、东南亚产业转移(如新加坡半导体投资超百亿美元)。
仅供参考,不做投资建议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