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自2020年以来,科创综指在众多宽基指数中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与沪深300、中证500等传统宽基指数相比,科创综指的涨幅表现十分突出。

 

根据额wind数据,截至3月20日,自2020年以来,科创综指累计跑赢沪深300指数27.48%!

 

尤其是在去年“9·24”以来的市场反弹中,科创综指更是一马当先,反弹幅度远超其他宽基指数。

 

截至2025年3月20日,科创综指“9·24”以来的涨幅达到了63.56%,而同期沪深300涨幅仅为23.73%,中证500涨幅为34.81%,创业板指涨幅为43.75%。这样的业绩表现,充分体现了科创综指的活力与潜力!

 

但是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在观望,经历了这波快速上涨之后,科创板后续还能不能上车,又该如何投资呢?


 

政策宠儿,闪耀的业绩之星

 

今年年初,科技圈风云骤起,DeepSeek与宇树机器人强势登场,瞬间引爆科创板,在主板表现平平的情况下一骑绝尘。

 

截至2025年3月20日,科创综指今年以来的涨幅达到了11.31%,而同期沪深300涨幅仅为1.02%,中证500涨幅为5.83%,创业板指涨幅为2.73%。不仅远远跑赢了主板,同为成长宽基的创业板指也难望其项背!

 

毫无疑问,DeepSeek与宇树机器人,是科创板爆发的关键推手。

 

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开源商用的惊艳特性,迅速“出圈”,其R1模型性能比肩OpenAI,成本却大幅降低,吸引众多企业接入,相关产业链企业股价随之飙升。

 

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凭借出色的灵活性与学习能力,展示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重大突破,激发了市场对机器人产业的无限遐想,带动大批科创板相关企业受到资本热捧。

 

二者的创新成果吸引大量资金涌入,带动相关产业链企业股价攀升,合力推动科创板实现爆发式增长。

 

科创板能够实现如此亮眼的业绩,也正是因为科创企业大多处于新兴产业领域,具有高成长性和强创新性,一旦取得技术突破,往往能带来业绩的爆发式增长,赋予了科创综指强大的弹性。

 

同时,从估值角度来看,由于前几年的A股的深度调整,科创综指的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与历史高位相比,具备一定的估值优势。

 

“924”反弹时,科创板估值已经来到近三年的33%的分位数,较低的估值便有了更高的安全边际,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投资性价比。

 

再者,近来政策面上对科创板的支持可谓是源源不断。

 

“科八条”的出台,从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科技企业融资便利性等多个方面,为科创板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监管层也在各大重要会议上多次发言,表示将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创板建设。

 

在产业层面,一系列利好消息也为科创综指的发展添砖加瓦。海外降息预期增强,成长股迎来了更为有利的融资环境。资金的流动性增加,使得科创企业在融资、扩张等方面更加顺畅。

 

深圳工信局发布的AI产业政策支持,更是为人工智能相关的科创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算力端重点厂商订单加速落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新的步伐。

 

这些政策上的积极变化,都将转化为科创企业的实际业绩增长,为科创综指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硬科技代表,独特的市场定位

 

科创板前景虽被看好,但当下主动投资难度不小。市场波动频繁,主动选股获取超额收益愈发困难,且主动管理型产品的业绩参差不齐。

 

相比之下,被动投资优势凸显,通过投资科创板相关的ETF既能分散风险、紧跟市场趋势,且交易成本低、透明度高。

 

如今科创板指数投资标的丰富,不仅有科创 50、科创综指等宽基指数,也有行业主题和策略指数,相关指数已有24条,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选择的同时,也增加了选择难度。

 

对于对科技行业没有深入了解普通投资者而言,科创板指数投资优先选择宽基指数,覆盖多行业多板块,能分散风险,不像行业指数易受单一行业波动左右。

 

目前科创板宽基主要是科创综指、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这几个指数各有侧重。

 

科创50聚焦于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家核心企业,代表了科创板的头部力量;科创100则侧重于中小市值的科创企业,更具成长性;科创200覆盖范围更广。

 

而科创综指囊括科创板中符合条件的全部上市公司,市值覆盖度接近97%,包含大、中、小盘各种类型证券。

 

除此之外,科创综指覆盖的标的行业分布更为均衡,它全面涵盖了科创板各个行业的优质企业,无论是半导体、生物医药,还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都有合理的权重配置。

 

截至2025年1月27日,据机构测算,科创综指覆盖电子(45%)、医药生物(15%)、电力设备(10%)、机械设备(9%)、计算机(9%)等,其余行业占比均不超过5%。

 

这种均衡的行业分布,使得科创综指的代表性更强,不容易受到单一行业波动的影响。例如,当半导体行业出现短期调整时,其他行业的稳定表现能够有效平滑指数的波动,为投资者提供更稳健的投资标的。

 

说到成长宽基,很多小伙伴会疑惑同为覆盖整个板块、行业分布均衡的宽基指数,科创综指今年的业绩为何远超创业板指?

 

科创板与创业板虽然都是资本市场中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板块,但两者也存在明显差异。

 

创业板企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而科创板则更加专注于硬科技领域,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核心技术产业。

 

科创板企业的技术壁垒更高,研发投入更大,更契合新质生产力的风向,一旦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往往能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

 

虽然科创板整体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微增0.20%,但是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040亿,同比增长7%,同期归母净利润为429亿,研发投入达到同期归母净利润的两倍多,后续成长空间十分广阔。

 

因此,科创板呈现出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追求高收益且看好硬科技发展前景的投资者。

 

 

长期主义,底仓的明智之选

 

自科创综指发布以来,政策对科创综指的指数的支持力度堪称空前,市场资金也在热烈追捧科创综指相关的ETF产品。

 

2025年1月8日科创综指编制方案官宣,仅5天后首批跟踪科创综指的ETF火速上报。仅仅8个工作日后,1月22日首批12只科创综指ETF闪电获批,从申报到落地跑出“加速度”。

 

随后2月28日上报的14只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也于3月12日集体获批。如此高效的审批,足见政策全力为科创综指ETF的推出“开绿灯”,积极引导资金流入科创板,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在2025年3月4日首批科创综指ETF上市后的短短十几个交易日,科创综指ETF的资金净流入便有近百亿元。其中,截至3月24日科创综指ETF天弘(代码:589860)上市短短12个交易日基金规模便达到了9.66亿元。

 

资金的快速涌入,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科创板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也表明科创综指ETF在资产配置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但是经历了前期的快速反弹和上涨,很多小伙伴怕现在上车“追高”,有点难以下手。

 

首先,从长期来看,科创板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创板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其次前期回调足够充分,目前科创综指所处的估值位置尚在2020年以来的55.56%的位置,仍处于历史合理区间,未来尚有充足的上涨空间。

 

因此,科创综指ETF(代码:589860)可以说是投资科技最适合的底仓之一!

 

一方面能够分享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为投资者的资产组合提供长期增长的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具体到操作层面,如果担心追高风险,可以采用逐步建底仓的策略,通过逢跌买入或者定期定额投资等方式,逐步积累筹码,分享科创综指ETF带来的投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场反弹迅速,若没有底仓,可能会错失不少投资机会。因此,对于看好科创板发展前景但又犹豫不决的投资者,不妨尽快上车,先建立少量底仓,后面在逐步累积筹码!

 

科创综指ETF(代码:589860)凭借其优异的业绩表现、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及良好的投资前景,正成为投资者布局科创板的理想选择。在科技创新的时代浪潮中,让我们搭乘科创综指ETF这趟快车,开启一段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投资新征程!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